關于北方,除了出差學習和旅行,閱讀和看電影,現實中真正接觸的都很少。昨晚因為忙碌而又疲憊,給一好朋友語音留言,短短幾個字,就鮮明暴露出了我們南方人的語言特點“你們南方人都不會兒化音嗎?”
這個在南方的日常根本不是問題的問題讓我忍俊不禁,其實南方人會兒化音,只不過一兒化就會顯得刻意和矯情了,所以一般比較少說。記得以前去北京上大學的同學,初次見面,一個宿舍天南地北的人,大家都標榜自己說的是普通話,但彼此都聽不懂,需要磨合很久才知道彼此表達的日常用語。
其實,南方人也不太習慣北方人的各種兒化音,覺得好繞口呀。這或許也是如米飯和面食的本質區別吧!
忽然,想起魯迅先生寫的南人和北人。“北人的卑視南人,已經是一種傳統。這也并非因為風俗習慣的不同,我想,那大原因,是在歷來的侵入者多從北方來,先征服中國之北部,又攜了北人南征,所以南人在北人的眼中,也是被征服者。”據先生所見,“北人的優點是厚重,南人的優點是機靈。但厚重之弊也愚,機靈之弊也狡,所以某先生曾經指出缺點道:北方人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南方人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還說“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機靈,南人北相者,不消說是機靈而又能厚重。”實在有趣。南人、北人難道真的是有這么玄虛的區別嗎?
我忽然想起,我喜歡的粵語歌,深情款款、滄桑憂郁,總能在我一開始完全聽不同的狀態下,緊緊揪住我的心;閩南歌總是柔情蜜意,各種苦情虐戀,也會在我不需要歌詞的情境下把我深深感動。這在北方的朋友看來估計更是一種奇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