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我原來沒有聽說過的一個很靠近廣西的貴州小縣城。這里,遇到的不是一個,而是,而是? 是不是可以說每一個。
荔波的風景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也是貴州的旅游王牌。美景我以后說,這里我還是說人吧:
一 、? ? ?客運站的你們
去往荔波的班車上,會看到一些明顯是游客的人。其中有倆美女,拖著漂亮的行李箱,坐在我們前面幾排。到達荔波下車后,我看到他們拖著行李箱左右轉(zhuǎn)悠了幾步就走向了一輛停在路邊的大巴。
本想問問她們旅游問題的,一看這樣只能作罷。過來一個拉客人的婦女。我已經(jīng)記不得她的樣子,只是覺得就是個普通的農(nóng)婦,一身顏色有點深,質(zhì)地有點厚的衣服。 “你好,請問附近有沒有住的旅店什么的?”“有的。這邊的貴一些,那邊的也有,便宜些。”“遠不遠呀?”“不很遠,你們走過去也可以,左打車也可以的。這里先前走兩個十字路,就是荔波古城,晚上好熱鬧的,燈光很好看。”盡管她知道我們不用她的車,她掙不到我們得錢,卻也不計較我們耽誤她的功夫,耐心熱心的給我們講著。
咦?荔波古城?? 我怎么不記得在資料上看到過這個呢?人家說有,那肯定就有,是我不知道而已,真好,居然不遠有個古城---我對歷史文化雖然不懂,但是很喜歡。
我們得了解好往返景區(qū)的車的問題。于是我進到售票廳去打聽
售票窗口還要經(jīng)過一個安檢區(qū)才能到,有點麻煩。“你去那里?”正琢磨呢,一個先生走過來問我。
“我想問下去小七孔的車”“去小七孔,到路邊上車,一個人7元”一邊說一邊手一指。原來剛才的倆美女是直接去了景區(qū)了。 這還真實方便了,路邊上車。“在哪里買票呢?”“上車買票”,哦謝謝,謝謝。 “你們幾個人?現(xiàn)在走嗎?”“我們兩個人,剛到,想先找住的地方,休息下,明天再去”“哦,可以的,你們現(xiàn)在去,有點累的。車很多,去的時候到這里,路邊等車就可以。”
謝過以后,背包就向著就點方向走。走了幾步,不對呀,我的問問:多長時間一班,最早幾點,回程最晚幾點。這樣好計劃時間。又返回去,到路邊的車上去問。可巧,剛才問路的先生也在車里,吃東西呢。駕駛員一看有人,趕忙迎上來問:你們走嗎?幾個人?
“對不起,我們今天不走,就想問問車次”。。。。 又問一遍。剛才那個先生和駕駛員一起,熱心的又回答了一遍。我記憶中還問過一次,可巧還是那個先生! 基本雷同的事,三次問了同一個人,這先生三次都和第一次一樣認真的回答了我。
客運站的大門挨著的一個門臉,似乎也是賣票的。我們導(dǎo)航的酒店方向似乎有問題。于是跑過去問路。
店內(nèi)的一個40+的女士走出來,看了看酒店的名字--看起來她知道。就比劃著方向:這里過去走一個十字路口,向這邊拐,然后再。。。? ?這邊過去也可以,你們不好找。很是認真的描述了一通走法。 其實只要確定一個方向,剩下的我們就基本可以了(就是開始有點轉(zhuǎn)方向)。
對未知不確定的我又問了女士去小七孔的車,回答和剛才一樣。再問去茂蘭的車:他們這里賣去茂蘭的車票,問好了票價,車次,返程等。女士一一回答,一一解釋。還給我們介紹了茂蘭怎么玩,玩什么。
我們下車后,想用車站衛(wèi)生間。兩人分別去,我在等待的時候,和安檢處的40+的一個女士聊了幾句,她告訴我:茂蘭有幾個鎮(zhèn),屬于原始森林,在車站可以買票去;記得說清楚是去景區(qū),票價就是13元,下車走15分鐘左右就到景區(qū)大門了。如果是買茂蘭的票,那就是去一個鎮(zhèn)上了,距離景區(qū)會很遠;返回的時候,過路的大巴都可以攔下來,基本都會經(jīng)過荔波;那里還是挺好玩的,走走路挺好,里面有一條河。。。荔波有什么特色小吃,茂蘭有什么吃的。。。
二 、 酒店的前臺
我們在網(wǎng)上訂了酒店,顯示是特價房,后樓。到達前臺后,前臺說后樓住滿了,給了一個房卡,電梯上去。我當時還想:就這一個樓呀,沒啥前后呀。環(huán)境,房間設(shè)施都挺好,房間也很大。于是晚上又續(xù)訂了第二晚。 早晨出門的時候,給前臺打了招呼就走了。在景區(qū)收到短信:您的房間應(yīng)該是后樓,所以要調(diào)整。您什么時候方便? 我說:我出來的時候并不知情,昨天前臺也沒說,今天早晨出來的時候也沒說呀。我怎么辦? 前臺:那好,我們在協(xié)調(diào)以下,稍后回復(fù)您。? 過了一會兒,回復(fù):先生,打擾您了,不用換房間了,您安心玩吧。
也許,這時每一個酒店的前臺應(yīng)做的,但是我覺得他們做的挺好。
三、? 景區(qū)工作人員
到了景區(qū)買票。當然希望便宜點什么的,這里面有點竅門,我不便講了。 但是我沒有預(yù)約,于是想咨詢下。沒看到咨詢臺,大廳里面人很多很多。 于是問一個公安(不是保安)制服的人:哪里有咨詢臺?
“有什么事,你可以問我呀” “這里是東門吧,西門那邊有沒有回這里或者縣城的班車或區(qū)間車?”“沒? 有。”語氣有點不堅定,他轉(zhuǎn)頭去問旁邊的一個保安,確定沒有。這時保安也走了過來。
“我們不想買區(qū)間車票,就想溜達著看” “可以是可以,單程12.5公里,往返就是25公里,不坐車不行,有些路不好走。”保安說“區(qū)間車就幾十塊錢,你走不動了,上面有轎子,但是會很貴”“坐車吧,來玩的,走太累就沒法玩了,坐車也安全。” 倆人笑瞇瞇的說著,宛如和老友聊天。 “你走到西門,那邊有出租車,但是打車到這里可能也要100元,不劃算的。” “那邊那個軍人的窗口你們也可以去買票,那邊人少”。后來,我們也問了大廳里的咨詢?nèi)藛T關(guān)于票務(wù)的問題。一群人圍在她們身邊,她們都是一個一個的解答,沒有呵斥,沒有不耐煩,更沒有謾罵。
? ? 他們每天面對的都是問同樣問題的不同的人,一群一群的游客,但是見慣了游客的她們依然耐心,依然懷有助人的愛心,沒有抗拒、沒有厭惡 ,實在是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