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陽光維生素的生成
太陽光線分為X線、X光、紫外線、可視光線、紅外線等五種,其中到達地球表面的光線為紫外線A,B,可視光線及紅外線,但對人體最有影響、最有害的是紫外線,它的簡稱為UV。
曬太陽能夠幫助人體獲得維生素D,這也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維生素D是形成骨骼和軟骨的發動機,能使牙齒堅硬。對神經也很重要,并對炎癥的抑制作用。
維生素D含量低的人群罹患心臟病、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更高。多項研究也證實,在紫外線比較缺乏的季節,患心肌梗死的病人會明顯增多。適當曬太陽有助于維生素D變得更加活躍,從而使體內炎癥減少,對血管健康更有利。
維生素D又叫陽光維生素,人體皮膚中所含的7-脫氫膽固醇(原名為維生素D3原)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制造、轉換成維生素D3。
具體過程是: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生成前維生素D3,再依靠皮膚溫度轉為維生素D3,由淋巴等轉運吸收入血,再經肝和腎中羥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維生素D。
注意這是已經活性化的VD,食物里攝入的VD需要腎臟活化,加重腎臟負擔。因此曬太陽非常重要。
通過曬太陽可以提供我們所需95%的維生素D,是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也是不花錢能得到維生素D的最好方法。
太陽照射的時間不能太短,一般需要15到20分鐘。
7-脫氫膽固醇是一種固醇類物質,存在于動物皮膚內的皮脂腺及其分泌物中,洗澡可以將其洗掉。所以曬太陽前后要避免洗澡。
之所以叫7-脫氫膽固醇,是因為在第七個碳原子上的氫被脫去了,這種命名是根據其構造。它的原名是維生素D3原,這種命名根據的是它的功能。
根據研究,每平方厘米皮膚暴露在陽光下3小時,可產生約2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即使將嬰兒全身緊裹衣服,只要暴露面部,每天曬太陽1小時,也可產生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接近嬰兒每天維生素D全部需要。
根據上面的數據,一平方厘米一分鐘的照射可以產生1/9國際單位的VD。
測得手掌84平方厘米,雙面算160平方厘米。兩只手算300平方厘米,面部算300平方厘米,總共600平方厘米。
所以一分鐘約為60國際單位。所以照射15到20分鐘可以得到900-1200國際單位。
查得成年人一天需要5-20ug的VD,一ug為40國際單位,因此最多為800國際單位,這樣照射15-20分鐘可以滿足要求。
紫外線在一年四季都存在,中午時候即11點--2點左右最為強烈。
幫助生成VD的紫外線是UVB波段,波長275~320nm,又稱為中波紅斑效應紫外線。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長較短的部分會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線大部分被臭氧層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達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會特別強烈。
紫外線保健燈、植物生長燈發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過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熒光粉制成。
二、陽光的其它有益作用
1 紫外線增強吞噬細胞活力,從而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2 紫外線促進體內礦物質代謝。
3 紫外線有效殺除皮膚上的細菌,增加皮膚的抵抗力。能治療某些皮膚病。
4 紫外線刺激骨髓制造紅細胞,防止貧血。
5 紅外線能擴張皮膚血管。
6 日光在調解人體生命節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陽光中紫外線的種類
以下是根據生物效應的分類。
到達地球表面主要是紫外線UCA和UCB波段。
1 UVA波段:波長320~400nm,又稱為近紫外線,長波黑斑效應紫外線。它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長波紫外線有超過98%能穿透臭氧層和云層到達地球表面,UVA可以直達肌膚的真皮層,破壞彈性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將我們的皮膚曬黑。360nm波長的UVA紫外線符合昆蟲類的趨光性反應曲線,可制作誘蟲燈。300-420nm波長的UV A紫外線可透過完全截止可見光的特殊著色玻璃燈管,僅輻射出以365nm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礦石鑒定、舞臺裝飾、驗鈔等場所。
2 UVB波段:波長275~320nm,又稱為遠紫外線,中波紅斑效應紫外線。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長較短的部分會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線大部分被臭氧層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達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會特別強烈。UV B紫外線對人體具有紅斑作用,能促進體內礦物質代謝和維生素D的形成,但長期或過量照射會令皮膚曬黑,并引起紅腫脫皮。紫外線保健燈、植物生長燈發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過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熒光粉制成。
3 UVC波段:波長200~275nm,又稱為短波滅菌紫外線。它的穿透能力最弱,無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線幾乎被臭氧層完全吸收。
短波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很大,短時間照射即可灼傷皮膚,長期或高強度照射還會造成皮膚癌。紫外線殺菌燈發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線。
4 UVD波段:波長100~200nm,又稱為真空紫外線。它比短波紫外線波長還短,攜帶的能量很高,滅毒殺菌效果更大,但穿透力極差。
四、紫外線的有害作用
陽光的有害作用主要由紫外線造成。
1 長期或過量照射UVA會令皮膚曬黑。
2 UVB紫外線對人體具有紅斑作用并引起紅腫脫皮。
2 UVC短時間照射即可灼傷皮膚,長期或高強度照射還會造成皮膚癌。紫外線殺菌燈發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線。。
3 紫外線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可出現頭痛、頭暈、體溫升高等。
4 作用于眼部,可引起結膜炎、角膜炎,稱為光照性眼炎,還有可能誘發白內障,在焊接過程中產生的紫外線會使焊工患上電光性眼炎(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