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Hypertension,HTN)作為臨床常見疾病,其主要的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但是,作為一名臨床醫生,如何幫患者制定一個合理的藥物治療方案?
現在指南上推薦了五大類降壓藥,這五類藥是:
1、以呋塞米(Furosemid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為代表的,幫助腎臟排出血液和組織中過多的水分和鹽的利尿劑(Diuretics)。循證醫學認為,噻嗪類和類噻嗪類的利尿劑對高血壓有較好的療效,并且建議作為治療高血壓的首選藥物,可能與其具有一定的擴血管效果有關。雖然用藥后效果顯著,但需要長期用藥才能達到徹底的降壓效果。
2、以氨氯地平(Amlodipine)、地爾硫卓(Diltiazem)等為代表的,阻斷動脈平滑肌細胞鈣通道從而達到降壓效果的鈣通道拮抗劑(Calcium Antagonists,CA)。這類藥物可以抑制心臟,降低心肌耗氧,同時松弛血管平滑肌,從而擴張血管,達到降壓效果。而且老年患者服用這類藥物的同時,還可以服用鈣劑,其藥效不僅不矛盾,還能相互促進。
3、以卡托普利(Captopril)等為代表的,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活性,減少生成具有強力血管收縮效果的血管緊張素Ⅱ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 Inhibitor,ACEI)。這類藥物減少緩激肽的水解,導致血管舒張,從而使血壓下降。這類藥的作用針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與血漿腎素水平有密切關系,對血漿腎素活性高者效果更好。
4、以纈沙坦(Valsartan)、氯沙坦(Losartan)等為代表的,阻斷血管緊張素I受體(AT1受體)的激活的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ngiotensinReceptorBlockers,ARBs)。這類藥物阻斷AT1受體可直接引起血管舒張、血管升壓素分泌減少、醛固酮合成及分泌減少等等,綜合作用使血壓下降,主要用于對ACEI不能耐受的患者。
5、以美托洛爾(Metoprolol)、酚妥拉明(Phentolamine)等為代表的,以阻斷α和/或β受體激動的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Adrenergic Receptor Antagonists)。由于β受體阻滯劑(Beta-Blocker,BB)相較于其他藥物而言具有發生中風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因而在許多國家不再作為治療高血壓的一線用藥。
還有其他一些降壓藥,如擴血管藥硝普鈉(Sodium Nitroprusside),中樞性降壓藥烏拉地爾(Urapldil)等等 。因而隨著藥學的發展以及對藥物認識的深入,臨床醫生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
一個合理的藥物治療方案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使用每日一次服藥便可控制24h血壓的長效藥物
2、無論單藥治療還是聯合治療,都要使用足劑量
3、根據患者的人口學特征(種族、性別、年齡、體重等)、慢性合并癥(DM、CKD等)和靶器官損害以及并發癥選擇。
減藥和停藥:高血壓的藥物治療是個長期的過程:不應根據季節和天氣的變化導致的血壓變化調節用藥。如果患者出現明顯的低血壓癥狀,或者即使未出現低血壓癥狀,但測量到白天血壓<90/60mmHg、晚上血壓<80/50mmHg,可適當減藥或停藥,不可頻繁調整藥物劑量和種類。
ESH2013指南推薦的用藥策略【圖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