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遇見一位名叫“尚拙”的優秀伙伴。
為什么叫“尚拙”呢?
原來“尚拙”出自曾國藩。
曾國藩在京城做官,給自己的座右銘,就是兩個字——尚拙。
曾國藩說: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意思就是天下間看似最笨、最拙的東西,能夠勝過這天下最聰明、最巧妙的東西。
所以曾國藩有以下習慣:
不讀懂這一句,不讀下一句。
不讀完這本書,不看下一本。
不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絕不睡覺。
現在,是不是明白了“尚拙”的意思?
對,“尚拙”用現代文解釋,就是死磕。
“死磕”一詞來自北京方言,說的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一種處事方式。
死磕就是無論做什么事,別人做1遍,我要做3遍,甚至更多,死磕到底,直到成功。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都是死磕的踐行者。
【死磕古代表:曾國藩】
曾國藩天資并不聰慧,考了9年才考中秀才。
曾流傳著一個笑話:
說是曾國藩家里進了小偷,小偷想等曾國藩入睡了再開始行竊,但是曾國藩一直背不出文章,小偷實在忍無可忍,跳出來大叫:“這種笨腦袋,讀什么書?”
笑話歸笑話,但在曾國藩年少的時候,父親嚴加要求他,必須要讀懂書中內容,否則不能睡覺。
所以曾國藩給自己定下了每日十二條必修課,即“日課十二條”:
一、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里,應事時專一不雜。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五、讀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六、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八、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
九、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十、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十一、作字:飯后寫字半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課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積愈難清。
十二、夜不出門:臨功疲神,切戒切戒。
正是這種“笨拙”的學習方式,培養了曾國藩超乎常人的勤奮、吃苦、踏實精神。
曾國藩的勤能補拙,讓他基礎打得很牢固,才有了為官十年連升十級的可能。
“尚拙”,是曾國藩的人生哲學,“笨功夫”的背后,都是穩打穩扎、步步為營的策略。
【死磕今代表:雷軍(小米CEO)】
1987年,36年前,雷軍考上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
作為一名大一新生,雷軍在圖書館,從《硅谷之火》這本書找到了自己一生的夢想。
為了實現夢想,雷軍決定4年的學分2年學完。
為了死磕這個目標,雷軍拆解目標、借力學長、搞定老師,使出渾身解數。
上兩倍的課,寫兩倍的作業,過兩倍的考試,用地獄模式上大學。
正因為有了這種死磕精神,才實現了從一本書,到創辦一家偉大公司的夢想。
找到了夢想實現路徑:
1.2年修滿4年學分
2.成為一名優秀的程序員
3.在學報上發論文
4.不斷地創業
...
才有了今天的不負眾望的小米13,還會有...
寫在最后
成功的人做事,從來不會去尋找捷徑。
因為他們懂得,下笨功夫,把事情做到極致,就是一條捷徑。
死磕就是在正確的方法下,愿意在一件事情上投入更多時間,更多的實踐,直至發揮無限潛力。
就像稻盛和夫說的,成功沒有捷徑,唯有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加油,死磕你的熱愛,祝你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