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作業時建議做好:
1.融于課堂學習設計的預學作業、隨堂作業與同步作業
2.促進及時整理與實踐應用的周末作業
3.促成整體學習并落實診斷與補償的單元作業
4.促成學習習慣的積累性作業
5.集中時間自主狀態的假期作業
2.不同程度的學生完成作業時存在什么問題?
三類學生:全部會做、大部分會做、部分會做,怎么辦?
全部自己獨立完成
大部分自己獨立完成,少量不會,問懂了做(少量不會,問了似懂非懂)
部分會的自己完成,不會的得不到幫助(問、抄、蒙、空著)
“布置作業一-寫作業-一批作業一-講作業一-訂正作業”里面由好幾個暗盒?怎么有效監控作業完成的整個過程?
3.怎么指導學生做作業才有效?
(1)課后服務時學生自己選擇做作業角
面對班級學生情況參差的情況,教師布置作業后,可以將教室劃分為“完全獨立完成”、“幾人合作討論完成”、“需要老師手把手指導等多個學習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區域來完成作業。
后續思考:
怎么分類指導他們完成作業?“師徒” 幫扶結對?個別提示?
單獨輔導?作業怎么分層布置(彈性作業) ?
(2)課堂作業錯峰面批
面批是當場反饋最好的方式,但存在學生排隊等候、教師忙不過來的問題。錯峰面批是一種方法:
教師同時布置三道同類題,一部分學生在做完第一題時, 就可以接
受檢查,其余同學看到檢查人較多時(排有3到5人時),可繼續做第二題,
做完后再接受檢查;若人還較多,還可繼續做完第3題,最后一-并檢查。
錯峰檢查可避免學生長時間的排隊等待的問題,使師生都感到節奏適宜。
3.怎么指導學生做作業才有效?
(3) 訂正后的“師徒”合作“說題
學困生是問題累積導致的,每次作業后留下一一些沒解決的問題,日
積月累,成為跟不上學習步伐的學困生。
怎么使適合他的作業“日日清”?
進行個別輔導有時間嗎?進行面批反饋指導有時間嗎?
安排不同程度的學生結對幫扶,讓學生訂正后“師徒”- - 起來“說訂
正題的解題過程”。
(4)指導學生做單元錯題反思卡:
在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后,給學生布置制作單元錯題反思卡的作
業。內容包括:
①本單元自己的錯題摘錄;
②研究總結自己的“犯錯”特點;
③規劃自己的“少出錯”練習計劃。
將每日作業糾錯和單元錯題集中變式糾錯相結合,提升作業質量。
(5) 舉辦優秀作業評改細節研究會
重視作業批改中分析環節,學會基于錯例分析學生思維過程
環節一兩位老師分 別講述自己在分析學生錯誤的基
礎上改進教學的故事
環節二其他老師即興講述自己的類似故事
環節三再提供學生錯誤案例, 讓大家獨立現場分析
環節四交流討 論(記錄員將關鍵詞或要點記在白板上)
環節五
主持人根據白板記錄進行小結,現場生成如何分析學生錯誤的思路方法
案例:活動主題:“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講評指導策略研討.
一、
活動目標:
交流作業批改中的分析環節,學會基于錯例、分析學生的思維過程,分享改進作業講評教學的有效做法,總結形成改進教學指導的策略。。
二二、
活動設計:
第- -階段:前期準備(9. 30-10. 9)
任務:吳麗英、張璐璐、樓珊珊三位老師分享面對學生錯誤時的處置方法與智慧。。
要求:根據自己日常教學中遇到的典型教學問題,講述自己的教改故事,突出“教改”的思路經歷,做好PPT分享,時間10-15 分鐘。內容大致包括:案例呈現一-歸因分析一一補救做法一一成效反思一 -一后續改進等。 其他所有老師各準備好一個自己遇到的典型教學問題(或作業中的易錯題),做成電子文檔,現場分享。。
第二階段:現場研修(10. 15下午13:10- 14:40)
環節一:三位老師分享面對學生錯誤時的處置方法與智慧,講述自己的“教改”故事。
環節二:其他老師即興講述自己類似的教育故事。。
環節三:主持人當場提供-一個學生錯誤案例,全體教師現場獨立書面做分析。。
環節四:交流討論(分三個年級組,確定- - 名記錄員把發言中的關鍵詞、要點寫在白板或可供交流展示的紙上)
環節五:主持人根據白板記錄進行小結,現場生成如何分析學生錯誤的思路方法,提煉進行教學改進的一般策略與建議。(寫在黑板上,邊互動提問、集思廣益作小結,形成可借鑒的策略做法)
第三階段:后續跟進(10. 11-10.28)
1、所有老師把今天的初步研修成果寫成300^ 500字的研修心得與收獲。10.18 日交組長。.
2、各備課組推選- -位老師(七、八、九各一位,共3位)運用討論得到的共識與策略,在10.28 的教研組主題研修中,上一節“研題導學”的作業講評課,指導學生有質量地訂正作業,真正使學生“做了有收獲”,訂正了“有效果”,通過有效的作業過關,實現減負擔、提質量、促有效。.
3、在改進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作業的批改,學情的研判,指導學生有質量地完成作業的其他方法”,為下一次展示交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