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是什么?
根據《火影忍者》、《忍者亂太郎》等動漫的描寫,忍者應該是身懷絕技、充滿正義感的熱血青年,偶爾還有點逗比屬性。老外想象的忍者就更厲害了,飛檐走壁、遁地入水,武功高深莫測,干的也是拯救地球的大事,簡直就是日本的古裝超人。現在還有歐美人相信日本仍有忍者,但不得不說他們都是中了小說、動漫的毒。
忍者,主要活躍于戰事頻繁的源平時代、南北朝時代和戰國時代,他們奉領主之命從事諜報、破壞、煽動、暗殺等行動。他們的工作,似乎和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工差不多。不過,現實中的忍者,可沒有007那么耀眼的主角光環。
看起來無所不能的忍者,在日本歷史上其實就是個為人賣命的臨時工。他們出身低微,差事辦得好說不定能晉升為身份高貴的武士,但對大多數忍者而言,有工作時是死士、間諜,沒工作時就只能回鄉務農了。忍者的強敵是武士,武士在明,忍者在暗。忍者做的活兒都是背地里搞鬼的事,為武士所嫉恨,一旦被武士捕獲,就要受到最殘酷的刑罰處死。
到了明治時期,忍者的工作完全移交給了警察,基本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忍者的緣起
【1】忍術源自中國?
像茶道、花道等日本傳統文化一樣,忍者們遵循的規范——忍術,被認為是源自中國卻在日本形成的獨特文化。
據說6世紀日本的飛鳥時代,推古女天皇執政,攝政圣德太子廣學天下絕學。圣德太子從唐朝獲得了一本兵法奇書《孫子》,于是派自己身邊的侍從大伴細人細細研讀。大伴細人憑借《孫子》中所學的用兵之道,為圣德太子打探朝廷內的動向,被封「志能備(しのび)」,他就是最早的忍者。傳說圣德太子可以同時聽10人說話,估計聽的就是自己密探的匯報吧。
墻內開花墻外香,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家著作《孫子》,1000年后成為日本忍術的起源,為發展日本的諜報工作做出了貢獻。
然而,這只是一個傳說。且不說有韓國歷史專家考證,忍者最早起源于韓國。單是歷史上是否真有“圣德太子”,已為日本史學家所質疑,那與其相關的故事就都立不住腳了。何況《日本書紀》等日本歷史書上都未曾記載大伴細人其人其事。
【2】忍者原本是師爺?
關于最早的忍者還有另一說法,即他是天武天皇的謀臣多胡彌。天武天皇是誰?大家可以翻翻日語幫上我以前寫的公眾號文章《狗血的日本古代遷都史》,那個蒙騙自己親哥哥,殺了自己親侄兒,日本史上首稱天皇的的大海人皇子就是天武天皇。當年大海人皇子和其侄兒大友皇子爭皇位,也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壬申之亂”。本來大友皇子名正言順當大王,所差遣的部隊人數也遠遠大于大海人皇子,之所以會一敗涂地,引來殺身之禍,就是為多胡彌所害。
兩軍對戰,多胡彌派人去大友皇子處放火引發混亂,使大友皇子一方大敗。同時,他又派人去都城飛鳥謊稱“高市皇子(大海人的長子)攻進來了”,使守城的士兵慌亂四散。憑借他的奇謀,大海人皇子成為了日本第一代天皇,而他所采用的放火、散布謠言等方法,成為日后忍者們代代相傳的謀略。
當然這也只是個傳說,沒有歷史記載。畢竟當時的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等都是由天武天皇組織編撰的,他總不能把自己用手段害死侄兒,搶取皇位的事記錄下來吧。
【3】忍者大多是中國人?
“忍者”這一稱謂最早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飛鳥時代的“志能便”,奈良時代的“斥候”,被認為是忍者的前身。戰國時代,多方混戰,是忍者最為活躍的時期。相傳德川家康的家臣服部半藏就是忍者頭頭。
半藏侍奉德川家康,其麾下的兵士有不少是伊賀忍者。本能寺之變后,半藏利用手下忍者,很快獲知消息,并護送正在游山玩水的德川家康,躲開明智黨羽的伏擊,穿越伊賀,平安逃回三河國。
這和中國人有什么關系?有人考證,服部家族本姓秦,是從“吳國”東渡扶桑的移民。而伊賀的忍者,也多為躲避戰火渡海而來的中國移民。他們中有人曾習武,后將自己的獨門絕技代代相傳,成為“忍術”。
往事如煙不可考,忍者到底是什么人已無從考證。但是對于“忍術”和忍者的生活,我們倒是可以從《萬川集海》等一系列古籍中一探究竟。
忍者的生活
【衣】
我們想象中的忍者,是身著黑色素服,將頭發耳朵包裹起來,躲在暗處的形象。但實際忍者的服裝卻不是清一色的黑色,更沒有《火影忍者》中鮮亮的橙黃色。
忍者通常要趁著月色,潛入敵方的城樓、府邸,全身黑色反而輪廓更加凸顯。因此,忍者的基本裝束是深藍色。這種顏色的布料由含鐵粉的染料制作而成,耐磨且可防蟲蚊叮咬,其效果和牛仔布相仿。
除了深藍色的服裝,月朗星稀的夜晚,忍者還會穿外面是灰色,里面是茶色的服裝以避人耳目。一旦暴露,途中就將茶色一面反穿出來,逃離險境。
忍者的服飾每個部分都有逃生的功效。上衣、腰帶有很多口袋,用于放置火藥、急救藥、毒藥等。忍者的內褲兜襠布非常長,應急時可以當繃帶或繩子使用。手套與綁腿通常用于藏暗器。而口罩則可以防止毒氣等。
【食】
太胖就不能輕巧地出沒于屋頂房檐,所以忍者一餐不能吃太多,為了增強體力,忍者的餐食以谷物為主,配以少量肉食,低熱量、高蛋白質。而且,為了使身體不散發出氣味,韭菜、大蒜、香煙都是忍者的禁物。
接到任務后,忍者有時需風餐露宿、日夜潛伏,所以芋頭、風干的米飯都是忍者常吃的食物。除此之外,忍者還有一些秘制的食物,比如用麥角、梅子、冰糖特制的“止渴丸”;用紅蘿卜、蕎麥粉、山芋等磨成粉,再用酒浸泡后制成的“兵籠丸”,據說吃三粒就可夠一日的能量了。
行走江湖,難免被蟲蛇叮咬,或是執行任務被敵人打傷。忍者各個都是用草藥的高手。他們會在各地采集藥草以備不時之需,也能就地取材應對緊急狀況。
【住】
忍者也要防止別人的偷襲暗殺,所以他們可不能高枕無憂。據說忍者座位旁邊的地板是活動的,板下藏有兵器,一有動靜,立刻就能抄起兵器應戰。忍者家通常也不用傳統的日式拉門,而用轉門以防止出入時發出聲響。有的忍者家還會在房梁暗藏折疊梯,一有動靜就可以從頂篷逃走了。
【行】
為了不讓別人摸清自己的底細,忍者常常會扮成游商、和尚、街頭藝人等各色人等。他們會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用丁香、檀香、桂皮等制造各種不同的體味,以加強偽裝。cosplay玩到這個程度,真是業界良心啊。
日常忍者講究通過食、香、藥、氣、體五道來進行修煉。他們注重鍛煉肌肉、關節,修身養性,既能長途跋涉,又能迅速應戰。高明的忍者還是天文學家夜可觀星象預測天氣。
忍術和武器
忍者不是武士,所以他們不用武士刀,其武功不能算高強。忍者多半出身自農民,他們的忍術主要是山中的伏擊技巧,以及逃生技巧。此外,還有躲避對手的格斗術,防止被發現的易容術,以及火藥的運用等技術。好的忍者都是化學家和魔術師,古代火藥還不普及,他們利用火藥造成神出鬼沒的印象,讓忍術成為小說、動漫的好材料。
為了能蒙混過關,忍者一般不會攜帶真正的武器,許多暗器都是用農具或者日常用品改造而成,真正的用法只有忍者自己知道。現代人從忍術秘本中,獲知的武器主要有手里劍(syuriken)、撒菱(makibisi)、忍刀(sinobigatana)、吹矢(hukiya)、忍杖(sikomidue)、手甲鉤(tekkoukagi)、水蜘蛛(mizugumo)。
手里劍是飛鏢,刀尖涂有劇毒。撒菱,是逃走時撒在身后的一種菱形武器,能夠刺傷敵人雙足。忍刀,附有一條長繩,翻墻時可以踏腳。刀鞘,還可以當潛水時的通氣管。吹矢,則是毒針。水蜘蛛,是渡河用的道具,平時可以摺疊起來藏在包裹內。
看來想當一名合格的忍者,需要掌握的技能還真不少。可是當上忍者既沒有穩定的工作,社會身份又卑微,這是圖哪樣呢?可憐的忍者,沒被敵人所傷,估計也要郁郁而終了吧。可神奇的是,很多歐美人還無比向往,專門跑到日本去尋訪忍者。如果他們知道忍者的真實生活,會作何想呢?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日語幫原創,未經授權,任何媒體不得轉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日語幫(ID:riyubang),查看更多日本社會、日本文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