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從多個職業發力的斜杠青年,修煉斜杠技能在分攤職業風險的同時,也必然分攤了能在每一份技能和工作上的投入時間,這樣會不會導致自己在每一個領域的競爭力都變弱呢?這是必然的,尤其是對于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原始的知識積累、時間、精力都難以平衡這加倍的工作量。
美國作家Marci Alboher博士在《NO!不能只打一份工》中提出了斜杠青年五種模式:
1.穩定收入+興趣愛好的組合:這種模式適合于還在興趣愛好探索階段或者興趣愛好收入不足以支持生活開支的人。例如有些人擁有固定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但在工作之余,他們積極學習并掌握一門新技能,利用新技能開啟人生新的篇章。
2.左腦+右腦組合:這是理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共同發展的模式。例如有的人白天是計算機程序員,晚上就化身為科幻小說創作者。
3.大腦+身體組合:這種模式也很好理解,有的人在工作中是一位管理者,工作之余是一位健身教練。
4.寫作+教學+演講+顧問組合:這是典型的知識變現的途徑,Alboher博士本人就是這個黃金組合模式的代表人物,這4種身份之間可以形成完美的循環推動。
5.一項工作多項職能型:有的工作崗位涉及不同的領域,需要有全面和綜合的能力,能勝任這類崗位的人,即便并沒有多重身份本質上也是一個斜杠青年。最典型的,CEO就是一個斜杠青年。
前三種模式都簡單粗暴的把斜杠的前后進行了跨領域的分割,而對于后兩種來說,你的多重身份,多種技能不僅僅是多個副業,多一種賺錢方式,而是可以互相促進,實現雙贏甚至多贏的,這種技能的拓展可以稱之為“戰略性技能”,它能夠拓展你的眼界,帶來更多的機遇。
我有個學護理專業的學生,大家可能知道護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比較容易,如果自身素質還不錯本科就能找到很好的醫院,拿很高的月薪,因此絕大多數護理專業的學生是沒有考研需求的,也就沒有了學英語的動力,但是她不同,可能是因為愛好,所以堅持學習,即使工作以后也一直在堅持,甚至還從醫院里組織了一個英語學習小組,自費聘請外教定期上面授課。她所在的醫院是一個非常好的三甲醫院,有個傳統每年派遣醫院的醫療骨干到英國學習交流,之前因為護理隊伍層次比較低,所以每年只派遣臨床醫生,因為有了她的存在,醫院就分配給了護理一個進修機會,她當仁不讓的得到了這個機會,三個月的進修期間她工作之余又充分了解了英國高校的研究生招生體系,回國后半年,就考上了英國一所名校的研究生。她把自己的興趣當成了戰略性的副業去發展,長期投入,終于在某個時間節點爆發并給予她回饋,我相信這種復利的回饋還將在未來持續不斷。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擁有類似的興趣,并帶著愉悅的心情去持續投入,并最終將之發展為自己的戰略資源。那么普通人如何去發展自己的戰略性技能呢?
首先要明確“戰略性副業”往往不太可能成為興趣,而那些你的興趣所在,其實大多時候對個人的提升幫助不大。比如幾乎每個女孩都有一個興趣或者叫夢想就是開一家有調性的奶茶店或者咖啡館,或者淘寶店,且不論難度有多大,它可能帶來收入,但是基本無法給你的主業充電。而戰略性的技能,一定是能“反哺”主業的。比如你從事的是一個創意類職位,在閑暇時鉆研攝影、視頻拍攝等,那么就是戰略性副業。
得到商學院的劉潤老師,之前長期做中小企業的發展咨詢工作,時間久了在企業界有了一定的名氣,機緣巧合下在得到平臺開設了《劉潤商學院》課程,因為有前期大量的工作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案例,因此課程很受用戶歡迎,很快超過30萬的訂閱量,換言之就是6000萬的收入。在人氣和聲望方面也更勝從前,于是他又繼續開設了一系列的商業課程,他的主業其實已經從之前的企業顧問轉變為商業課程講師培訓師,這時候作為企業顧問的收入對他來說可能已經遠遠不能和平臺課程收入相比,但是他仍然堅持做好這個副業,因為這項副業能夠源源不斷的給他帶來鮮活的企業經營發展的案例,從而反哺他的主業,這就是戰略性的副業。
因此選擇戰略性副業時,要注意它對你主業的核心技能有沒有促進,如果有即使看起來和主業離得很遠,也值得嘗試。比如,有一位美國芭蕾舞劇院的董事,副業選擇了做一個智庫外交關系委員會的委員。這兩件事看起來完全不相關,但是她從副業里學到了如何理解和協調多元文化。因為劇院里的舞者來自15個不同的國家,董事學會了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后,管理工作更順利了。
你的戰略性副業,要能幫你的主業跳出現有的框架,帶來全新思路。比如美國投資領域大亨黑石集團創始人蘇世民在新書《我的經驗與教訓》中提到,他在金融投資領域做的風生水起的時候,有人建議他爭取擔任肯尼迪藝術中心的主席,這看起來似乎跟他的主業八竿子打不著邊,但事實上肯尼迪藝術中心是美國政府高層最重要的社交舞臺之一,也正是借此平臺,蘇世民搭上了美國政府的高層,從而對黑石之后的業務發揮的重要的影響。
再比如,一位制藥公司的前董事長,平時還擔任了一些其他行業的董事職務,一些高校的客座教授。這些職務幫他拓展了人脈,結識了很多潛在的商業伙伴。跟這些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他還學會了站在外部視角反觀自己的行業。讓他能站在更高的格局,看到行業的大趨勢。
與此同時,應該充分發揮社交媒體的作用,利用好朋友圈和一些公開的網絡平臺,在上面建立你的形象,展示你的興趣和特長,表達你戰略性技能發展的意愿,這既能讓不同領域的人了解你,也有機會碰到你副業的同行,甚至能直接和行業內的牛人對話,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在發展戰略性副業的過程中,很多人會被兩個心結困擾,所以放不開手腳。第一個是從一個新的領域開始,放不下面子;第二個是從事一個看似與主業無關的專業方向,怕被同事和領導知道。
其實,任何技能的培養都有一個從低到高的自然發展階段,不要因為自己的身份和在主業領域取得的成績,就放不下自己的身價,一個學富五車的學者在籃球場上就應該俯下身子向技藝嫻熟的小學生請教,這沒有什么問題。近幾年流行各種興趣俱樂部、讀書會,一個領域里高手和菜鳥共生的社群,這里對小白有極高的包容度,可以讓你盡情鍛煉自己。你也可以在這里找到非常好的行業精英作為目標,詢問他們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問問他們參與了、組織什么活動,你也可以一起加入。
既然是對主業有益的“戰略性副業”,自然可以向上司提出,甚至把副業列入你的年度目標中。你可以告訴上司,這份副業會如何輔助我們的個人發展,又會給公司帶來什么樣的價值,上司或許會給你提供支持。重點在于,你必須能向你的上司展示,這份副業能如何給你的主業“充電”。
當你做到了以上這些,找到并開啟了戰略性技能的發展通道,你也就開上了職業生涯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