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家鄉焦饃香

又到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賞月,家人團聚在一塊兒吃團圓飯,這自然是少不了的事情。

這兩天下雨,也許不能賞月了,但又怎能擋住人們過中秋的心情呢?月亮自然是有的,在天上,更是在人們的心里!

但是啊,每年這個時候,我更懷念小時候的中秋節。

那時候的中秋節,月餅是那樣的香甜,媽媽烙的焦饃,也是那樣的脆香好吃。吃著焦饃,去附近的礦上看一場電影,現在每每想起,還是讓人回味無窮,無限懷念。

在老家,每到中秋時節,也是芝麻成熟的季節。我們那里只種白芝麻,我是到了城里以后,才知道芝麻還有黑的!這個時候過中秋節,除了吃月餅以外,有一樣美食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用芝麻和面烙成的焦饃。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大人們烙饃的時候,我和妹妹就站在旁邊看,不是看他們如何干活,那是心急,想吃第一張烙出來的饃,以至于我現在還能夠記起烙焦饃的那些工序。

把芝麻、面摻在一起,再撒上少許的鹽,先用水和好,再把面揉成圓條形,然后裁成拳頭大小的面團,媽媽就用搟面杖搟呀搟呀,把每個面團搟得很薄很薄,有時薄得我感覺到都要透亮了,白白的面葉上沾著一個一個的芝麻粒!

烙饃工具是用三塊磚頭或石頭支起的鏊子。一般是姐姐在下面打下手,媽媽把搟好的面皮攤在鏊子上。翻饃的用具是用竹子加工成的,長條形,老家叫翻饃批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翻饃是最要功夫的,翻早了容易爛,翻晚了就有煳花。姐姐也是做飯的好手,早就跟媽媽學會了,翻饃上自然是把火候掌握得很準。鏊子下的火燒得很旺,就要用翻饃批子來回轉動饃,時不時地翻動,一會兒工夫,一張烙饃就熟了。不過這個時候的焦饃還不是最好吃的,要晾上一會兒,要等上個三五分鐘以后。好了,你嘗嘗吧,掰上一小塊兒,放在嘴里,吃起來真是又脆,又香,加上淡淡的咸味,那時真是感覺到這就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了。

剛好晚上礦山還放電影,把饃掰碎了裝在兜里,跟著姐姐們去看電影,邊走邊吃,一路上都是焦饃的香味!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已經有20多年沒有再吃到家鄉的焦饃了!

小時候盼著中秋節快點來,因為中秋節可以有月餅吃,有糖果吃,還有香脆的焦饃。現在若是說也盼中秋節的話,那就是盼著有一個假期。現在的生活條件也好了,可能中秋節不單單是為了吃月餅了。吃月餅,它的象征意義要大于它的實用意義了吧。借著中秋假期,家人們在一塊兒團聚,吃上一頓飯,也是很有意義的啊。

有一次和一個朋友聊天兒,他忽然對我說,你看,怎么又過去半個月了,感嘆時間過的太快。隨即說道:“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最怕星期三!”中秋一過,離年底就越來越近了,這一年也就馬上要結束了,聽那語氣,真是有無限的傷感。

我說,這種說法多消極啊,咱給它改一改多好呢!這樣改:年盼中秋月盼半,星期最盼星期三!

人生,無論在哪一個階段,都不應該有怕,過去的就過去吧,也許留戀過去,但咱還是得向前看不是,每天,每年都應有一個好的盼頭,時刻有一個新的目標,永遠向著新目標出發!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中秋一過,很快就要到年底了。沒有完成的計劃,那就快去努力吧,有了好的設想,現在還來得及呀。吃了月餅,賞過月亮,家人也團聚在一起了,那就抖擻精神,大步向前走吧!

年盼中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