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道美食,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就像北方的那句俗話:“沒吃過豬you,還沒見過豬跑么?”。確實,大部分人可能沒吃過螺螄粉,但一提起螺螄粉的大名,很多人的表現就感覺他們真的吃過一樣:一邊皺著眉頭,一邊用手在鼻子邊扇來扇去,仿佛那勾魂的酸臭味就在眼前一樣。
市面上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螺螄粉的身世之謎,但究竟是誰第一個發明了螺螄粉這么美味的東西已經無法準確考證,但我覺得每一種傳說都透露這人們對這種美食的狂熱喜愛。
傳說之一:柳宗元的救命粉據傳螺螄粉起源于唐代,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官來到廣西柳州任刺,原想一展抱負報銷國家,結果皇帝老兒不領情,把他貶官到這地方,心情不好再加上水土不服,食欲大減。不過,老天總是眷顧有才華之人,時任府中大廚師某一日到柳江邊洗菜時隨手撿回幾個螺絲,與粉同煮,結果柳宗元非常喜歡。從而柳州的螺螄粉歷時千年,旺銷不衰,成為當地比較非常受歡迎的傳統美味小吃。
筆者第一次接觸螺螄粉,還要追溯到5、6年前了。那時候還是一個年輕氣盛的小伙子,從事著讓人感覺非常牛逼的IT行業,其實IT的苦,只有自己清楚。
某天,我正在冥思苦想一個bug如何修復,辦公室內傳來了非常奇怪的味道,像是某種東西發酵了似的,聞過去又酸又臭;頓時,精神抖擻數倍。然后耳邊還不時的傳來“嗦~~~嗦~~~嗦~~~”的聲音,我心想莫不是誰在嗦“shi”咯!
就這樣,我的思緒已經飛向了外太空,我只想逃離這個辦公室。
而第二天,同樣的場景又出現在了辦公室。這下可惹惱了我,一個健步如飛,瞬移到這個臭味的源頭,只見某個女同事正在嗦著一碗紅油油的粉,甚是開心。出于紳士風度,我強忍著與這位同事聊了聊,才知道這個東西叫“螺螄粉”,據說當時就很風靡了,很多女孩子都喜歡吃。
后來的事情,大家估計也都猜到了,在好奇心的指引下,我品嘗了一碗螺螄粉,從此在“嗦粉”的美食之路上一去不復返。除了這黯然銷魂的味道,作為一個吃著“南昌炒粉”長大的人來說,對于米粉也是有著一種特殊的執念。
有人不禁要問了,是什么能讓它成為如此勾人心魂的螺螄粉?是腐竹?是花生?是木耳?是酸豆角?亦或是螺螄粉靈魂之一的酸筍?我覺得是也不全是,螺螄粉的靈魂在于各種食材加上各家秘制的湯底。鮮、香、辣、酸、醇五位一體,鑄就了一碗附有靈魂的螺螄粉。
廣西人有句俗話叫:“聽戲聽腔,吃粉吃湯”。正如上面所說,無論是流水線的螺螄粉還是柳州當地的螺螄粉小店,一碗湯底的鮮美與否,代表著這家螺螄粉的味道是否正宗。“嗦粉”,從一口濃湯開始,人們不停的重復著“夾-吹-嗦”的動作,直到一碗粉嗦完,再端起湯碗,一飲而盡,大喊一聲:“m的,真爽”。
螺螄粉,一碗入魂。不僅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喜愛這種事物,很多外國食客也紛紛的開始嘗試挑戰螺螄粉。前不久,看到一篇報道,“外國小伙試吃螺螄粉,酸出一個表情包”。看著外國小伙的表情那感覺真的是很酸爽,此刻的心情估計外國小伙都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了吧。
想要“一碗入魂并不簡單”,當確定了今天可以吃到那碗面,如同魂魄已經張開,等待灌頂加持。等到端著久違的一碗面,再也沒有其他意念。第一口就入魂了,會讓人忘記是在一個人生鼎沸,混雜忙亂的市場,一口接著一口,當最后一口湯喝完,才如夢初醒。——林清玄
寫了這么多,仿佛又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