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時間充裕,思考三個問題—為什么你的文章閱讀不高?為什么沒人給你點贊?為什么沒人給你用心的評論?
為什么你的文章閱讀量不高嗎?
首先人是有獲取信息的愛好的,這是祖先在進化時或者生命在進化時就留下來的刻到腦海中的意識,因為人就是通過搜集信息來進行學習,從而對世界有個大致了解,只不過個體的差異使得每個人的偏好不同,但改變不了獲取信息的傾向,這種傾向常見的表現形式就是好奇心,所以不管什么文章肯定都是有人會看的。
所以我們從好奇心的角度講,文章閱讀量不高有兩個因素,
一種是是本身內容不足以吸引某個群體,通俗講就是別人不是看你這篇文章的料,比如娛樂八卦性質的文章受眾非常廣泛,而一些深度好文的受眾可能就很稀少了。這里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因為我相信每個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所以我支持鼓勵,而不是批評。
第二種是內容表達不足以引起好奇心,有兩個情況:一是標題,通向文章的窗口就是標題了,要想別人閱讀你的文章,標題的寫法就很重要,所以也就出現了很多為騙取閱讀量的標題黨,當然如果你是影響力比較大的大佬,標題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可大佬畢竟是少數;
二是表達,也就是你表達的內容別人看不懂以至于勾不起好奇心,看不懂可能是表述的比較簡略,或者邏輯比較混亂,平時多練練表達,還有結構化能力基本可以克服(個人經驗);
勾不起好奇心可能是你還不了解的一個道理:人閱讀的第一驅動力是滿足好奇,減少未知。
比如某些標題:【2019-09-11】這種別人一看就不知道是干什么的當然不會點進去了,再比如:【我家的一顆棗樹】,一看標題就猜出大致內容的也是不會去點的,因為棗樹很常見啊,而且還是你家的跟我有什么關系?
你可能覺得這樣思考問題很功利,但人就是這樣啊,當今的閱讀趨勢也是這樣,像靜下心來研究一部古籍,參悟一本經書的情況真的很少,現代的人越來越浮躁了。
所以單純的只說提高閱讀量,你只需明白一件事:人閱讀的第一驅動力是滿足好奇,減少未知。標題、內容、技法基本都是為了突出這個,明白了這些才是提高閱讀量的開始。
為什么沒人給你點贊?
點贊是一種認可,也是一種鼓勵。
點贊可能是一種情緒化的行為,比如你寫的真的觸動了受眾的內心,什么是藝術?藝術就是挑動人情緒的東西,寫作也是,繪畫音樂也是如此;
點贊可能是你讓受眾獲得了什么,比如讓他明白了一些事情,懂得了一些道理。像簡書這個平臺,很可能是想單純的獲得鉆,我看到過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以前我關注了一個簡友,后來他中獎得了1萬借鉆(當時借鉆會算入總資產,現在加成卡不會了),之后他寫的文章會有很多點贊關注,我問他怎么做到的,他呵呵一笑說:他們應該以為我是某位大佬吧,畢竟有這么多鉆,又或者是想引起我注意給他文章點贊吧。
點贊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理性點贊的人應該很少,更別說把點贊當作一種責任來看待,有時我在點贊前就會想:點贊會增加權重和曝光率,假使這個文章讓更多人看到會不會傳達有偏差的價值觀或觀念?
為什么沒人給你用心的評論?
用心評論的前提是用心讀了你的文章,我在簡書遇到過一種很有意思的人,他們評論的特別快,我去他主頁看他動態,一分鐘內點贊評論了5篇,然后我去看每一個的評論,都是:支持好文!【表情】【表情】【表情】我也遇到這種情況,本來是很開心的,后來不知道為什么高興不起來了。
讓人用心讀你文章的前提是你用心寫了,這樣才不會辜負任何一方的人,假設你真希望你的文章可以讓人拿來用心閱讀或者深度閱讀,你的文章里就真得有點東西。
我身邊就有很多有責任感的人,這使我很受益,其中有個朋友煞費苦心去制作視頻和導圖來幫助別人理解它的文章,我問他為什么這么做?他說這是我的社會責任,我不希望某些錯誤的家庭觀念教育觀念傳遞下去,后來他給我講了一些他對寫作的一些看法:
他說如果你想讓別人深度思考你的文章,文字遠遠不夠,但文字承擔的價值是最大的。文字作為一種表達載體,其傳染力遠遠不及圖片文字,但是文字可以提供最好的深度思考的環境,因為他存在的的相對周期比聲音和視頻都長,就是說它的可讀性強,聲音和視頻看一下就過去了,往回調很麻煩,這時思路就會被打斷,而文字就不一樣,你可以一直盯著它一直思考,所以如何間接的讓受眾意識到文字的重要性是一個問題?解決方案就是利用有趣的故事,音樂,富有沖擊力的視頻等來讓受眾意識到這個內容的重要性,從而自發的去閱讀文本探求深度思考。
生活本是平凡,只是我們賦予了他特別的意義,寫作讓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