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青山周平,想不到他竟然是這樣的男神!

他,一個扎根于北京胡同里的日本建筑師,因《夢想改造家》走入大眾視線,為黯淡無光的胡同小院帶來明媚陽光。他對于“家”的理解,讓看過節目、聽過演講的人都為之動容。眾多迷妹眼中的男神雖早已為人夫,但仍絲毫阻擋不了眾人對他溫柔性格和獨特設計的喜愛。

青山周平

B.L.U.E.建筑設計事務所 創始人

建筑師,1980年出生于日本廣島。2005年起在SAKO建筑設計工社任設計師,2008年升任設計室長,同年獲日本商業空間協會設計大賽獎銀獎。2013年起同時任北方工業大學建筑系講師。2014年創立B.L.U.E.建筑設計事務所。

2015年,青山周平參加了東方衛視的《夢想改造家》節目,這是他第一次參與私人住宅設計,這個節目在某種程度上希望向觀眾展示,普通人的居住問題如何通過設計來改變。青山周平因此被中國觀眾熟知,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和喜愛。

代表作品:

【南鑼鼓巷大雜院住宅改造】

【燈市口L型之家】

【原麥山丘】

關于項目

Q1:在《夢想改造家》南鑼鼓巷大雜院住宅的改造過程中,最打動您的、并且給您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青山周平:我覺得是陽光。胡同房子普遍問題就是采光比較差。通常都有2~3個面是和鄰居貼在一起共用的,所以很多房子沒有墻面可以開窗,即使能開窗也是和鄰居房子貼得非常近,并且也很難得會有朝南的方向以便采光。

南鑼鼓巷大雜院住宅改造 by B.L.U.E.


改造前的四合院堆滿雜物,是一個高密度的生活圈子。為了解決采光問題,我用了很多天窗,這些天窗可以在下雨的時候感應自動關閉。不算特別高科技,但也算是運用市場上比較好的技術,解決了北京大雜院老房子的問題。改造完之后采光效果特別好。

南鑼鼓巷大雜院住宅改造 by B.L.U.E.


后來我也有回過大雜院,變化其實很大。設計完成的時候是很干凈的狀態,一年后各種生活的物品特別多,小的改動也比較多。例如給小孩子設計的房間現在變成爺爺的休息空間,但他們總體來講還是比較喜歡現在的房子。

Q2:標準營造事務所的張軻老師做的“微雜院”也是四合院里的改造項目,您覺得和您在《夢想改造家》的項目有些什么不一樣?

青山周平:我們可以說是同樣的想法:用小規模的改造介入整個城市的更新,讓北京的老城區更有活力。現在老城區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建筑師不應是將原有建筑全數拆掉,再重建出仿古的建筑這種改造模式。而是應該通過很小的改動,改善居民的整個生活質量,在這點上我和張軻老師的想法是比較統一的。

微雜院 by標準營造


不同的是張軻老師的改造比較偏公共空間,是給到周邊居民共同生活環境的直接改善。我的改造屬于私人住宅,外人比較難進入空間內去感受,但借助了《夢想改造家》節目其實也是一個廣泛的傳播,讓更多人能知道普通的家庭,普通的房子也可以通過設計師的改造,成為適合生活的樣子。

燈市口L型之家改造 by B.L.U.E.


還有就是希望我的設計能讓過去希望住在老城區,但由于環境原因放棄,選擇搬去公寓的人們能改變他們的想法。畢竟居民是直接影響到未來北京老城區狀態的主導因素。

Q3:回頭看您在節目上做的兩個胡同改造項目,你覺得最后獲得的收益與您的付出是否成正比?

青山周平:做的兩個胡同改造項目都沒有具體收益的設計費,但有兩個方面是比較難得的。

第一個,《夢想改造家》作為電視臺節目,它的傳播力還是比較大的,讓更多人關注到設計這件事情。過去很多建筑師做的事情和老百姓還是比較有距離的,比如說明星建筑師做小區規劃,有意思的美術館等等,建筑業內人很關注的動作,但對于95%以上的普通人來講還是有距離的。

未讀書店 by B.L.U.E給城市年輕人的一個小空間,沒有書架,只有十八個可以自由轉動的椅子,上面放著同樣的書。


通過這個節目和贊助商的支持,我們免費設計,做的事情現在是和大部分人緊緊聯系在一起的。雖然沒有直接經濟上的收益,但對于我們來說還是一個好的事情。

第二個,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沒有節目組、贊助商,我們也就參與不了北京胡同老房子的改造。這兩個和北京城市有關的項目對我來講很重要,是典型的北京胡同家庭的房子改造。

青山周平提出的“400盒子社區”想法。每一個居住的盒子單元都可移動,自由變換出不同形狀的公共空間。


而且這不是說單純地關乎房子好不好看的問題,而是希望北京要繼續保留現在的多樣性,讓有錢人、沒錢人、當地人、外地人、年輕人、外國人各種各樣的人融合在一起的特質。這是北京城市最重要的一個特征。通過這兩個項目可以讓我思考到北京的社會問題、城市問題。

“400盒子社區”居住的單元


如果沒有這個節目,我們是無法做到這兩個事情的。

關于事務所

Q4:您和您事務所通過節目和媒體迅速成為了明星建筑師與明星事務所,您怎么看待名氣這個東西?您對您事務所未來的發展思路有想按照項目營銷和品牌傳播的思路來走嗎?

青山周平:我希望能利用名氣,通過項目、建筑去傳播我的想法,也可以讓更多人關注我所做的事情。其實對我來說本質上并沒有改變,還是想做出好的作品。

2016年11月13日,青山周平在廣州《拙見:設計——生活的覺醒》活動上分享“家的另一種可能”。

對于項目營銷和品牌傳播我們并沒有考慮太多。事務所成立兩年多,現在的問題是電視節目的傳播力,讓很多人以為我們是專門做小戶型改造的,或者是室內設計,所以現在事務所項目基本以室內項目為主。

原麥山丘華貿店室內設計 by B.L.U.E


希望之后能有一些優質的建筑項目,像現在正在推進的北京白塔寺旁的胡同里的開放藝術工作室項目。雖然現在有一些項目的邀請,但畢竟建筑的項目周期比較長,只能慢慢來。但我們關注的方向還是會在這方面上。

望塔·窺院 by B.L.U.E. 榮獲“北京小院兒的重生”——2016白塔寺院落更新國際方案征集大賽優勝獎。


關于學業

Q5:您在清華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對您的實際創作思路上有沒一些幫助?

青山周平:其實讀博我不是為了拿學位,也不是為了當老師,目的還是為了對自己設計方面有好的影響,因為理論和實踐要結合。如果每天都處于畫圖的狀態,很難會有突破的想法。開始讀博前我在事務所工作了7 8年,實踐方面已經差不多了,理論與實踐的反復過程,對新思路的開拓會比較好。

B.L.U.E建筑事務所


然后在中國需要各種關系,我作為年輕的外國設計師,之前都是在外國事務所工作。和高校的人沒太多聯系。中國或多或少都還是比較有區分圈子的,高校的、職業的、海歸的,我想通過高校老師和同學打通這個關系,同時也是為了之后的事務所發展。

青山周平在B.L.U.E事務所


后記:對話過程中,青山周平的聲音雖然略顯疲憊,但談論到項目和設計的時候,娓娓道來之中依然帶著一股堅毅。無論他埋頭于模型與圖紙堆里、下到混亂的工地之中、甚至站在演講的舞臺之上,不改的是那一份對建筑設計的執著,或許這就是一個追夢的職業建筑師最迷人的模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