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守望夢想的花開
墾利區第一實驗小學 王洪梅
(一)
今天,在我們墾利區第一實驗小學舉行了山東省家庭教育指導班主任培訓班的學習,聆聽著各位專家老師的講座,感慨頗多。教育不僅僅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需要家校共育,才能促進兒童幸福、快樂地成長。家校共育,最重要的還要看教師智慧。
教師要有帶領家長一塊成長的責任意識。面對時下家庭教育的很多誤區,作為從事教書育人的我們,有責任引領家長一起走進學校教育,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和學校攜手,和孩子、老師一起成長。在教育孩子這篇神圣的領域里,沒有文化差異,只有意識的區別。每位教師應該懷著高度的熱忱,去善待每一位孩子,接受形形色色的家長。現在我所帶的班級,經過幾次家長會了解,很多家長文化水平并不高,他們為了家庭,有經營微店的、有開店鋪的,還有的外出打工的等,但從家長會的參與人數來看,每為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成長。記得上次開展“冬至餃子活動”的時候,小俊的媽媽因為文化水平低,但她和孩子一起背誦著九九歌,一看就知道是孩子教給他的。朱永新教授說: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熱愛,在每一個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顆母親的心……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未來,在傳承文明的長河里,有一條破浪的船。讓我們帶著對教育的愛,和家長一起攜手,撐起這條乘風破浪的船,抵達生命中希望的彼岸。
教師要有帶領家長一起成長的勇氣。現在很多年輕的老師,感覺自己教育經驗還不豐富,也沒有很多育兒的經驗,所以,在與來自不同家長交樓的時候,出現的底氣不足,甚至被那些自認為對自己孩子教育非常不錯的家長幾句話,就說得無言以為。這一方面說明自身確實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另一方面,也要學會放低身段,用謙虛的態度與家長交流溝通,一起探討孩子出現問題的根源,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愛是打開一切渠道的鑰匙,在愛的陪伴下,相信來自內心深處的真誠,家長一定會找到與老師和諧相處的溫度。家庭和學校應該是一個幫助孩子發現自己,成為他自己的地方,家校攜手智慧,一定會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
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信念。教育是一門不可復制的藝術,教師不僅在學識上要學不可以已,還要不斷修身養性,才能修己以敬人,修己以安人。只有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才能躬行實踐,走上研究創新之路,惠及他人,點亮孩子人生的燈盞。家校攜手,守望孩子的成長,耐心等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