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人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調整不好呼吸跑不了幾步就會氣喘吁吁,再咬牙跑幾步,就有點呼吸不過來。不論你是跑過十幾場的老馬還是剛起步的小白,以上描述的種種不適卻常讓人打退堂鼓。其實,跑步并不難,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疲勞感自然就少了。那么,跑步時要怎樣調整呼吸?
跑步時呼吸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只用鼻子呼吸,另一種是口鼻一起呼吸。要想跑得舒服,分清跑步的階段和速度最重要。跑步剛開始時,或者速度較慢時,需氧量小,僅用鼻呼吸就可以滿足需氧量。如果氣溫較低或頂風跑步,更應用鼻呼吸,這樣進入肺部的氣體能被鼻毛和鼻黏膜加溫加濕,從而避免吸入的塵埃、細菌引起咳嗽、氣管炎、腹痛(人們常說的岔氣)、胃寒等疾病。
當跑步時間較長或速度變快時,鼻呼吸就難以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了,如果只用鼻呼吸,容易使呼吸肌疲勞。此時應張嘴配合呼吸,緩解呼吸肌的壓力。當然,完全張口也不行,最好是口微開,輕咬牙,舌尖卷起,微微抵住上腭,讓空氣從牙縫中進出。呼吸時,要注意做到均勻而又有節奏,呼氣要短促有力,吸氣要緩慢均勻,有適當深度。
? ? ? ? ? ? ? ? ? ? ? ?胸式呼吸VS腹式呼吸
從呼吸運動的進行過程可知,呼吸運動主要依靠兩部分呼吸肌的舒縮來完成,分別表現為胸腹兩部位的活動。一是肋間外肌舒縮引起肋骨和胸骨運動,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徑增大,表現以胸部活動為主;一是膈肌收縮,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表現以腹部活動為主。吸氣時,膈肌收縮,膈的隆起部下降,上腹部臟器如肝、脾等隨之下降,于是前腹壁向外突出;呼氣時則相反,前腹壁向內復位。以肋骨和胸骨活動為主的呼吸運動,叫胸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的呼吸運動叫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時:
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葉的肺泡卻在“休息”。這樣長年累月地下去,中下肺葉得不到鍛煉,長期廢用,易使肺葉老化,彈性減退,呼吸功能差,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滿足不了各組織器官對氧的需求,影響機體的新陳代謝,機體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秋冬季節,老年人偶感風寒易發生肺炎。肺的退行性疾病多侵犯老年人的中下肺葉,這與胸式呼吸長期造成的中下肺葉廢用有著密切關系。因此,胸式呼吸不利于肺部的健康。
腹式呼吸時:
長期練習腹式呼吸的人肺活量要比普通人的要大,人的呼吸系統是整個身體運轉的加油站,就像木炭燃燒的道理一樣,人體的各部分器官也需要得到充足的充足的氧氣才能夠更好的工作。通過長期的腹式呼吸鍛煉,使肺部充分利用更多的氧氣進入血液和各部分器官,讓人精力充沛,達到袪病健身的效果。
長期的鍛煉使其膈肌的下降幅度加大,呼吸的深度變大,所以呼吸的頻率就會變慢,據研究呼吸頻率的變量不僅有效的調節體內循環,使人體內新陳代謝減緩,還能讓人緊張的大腦得到充分休息,身心舒緩,治療便秘。
那就開始跟我一起做腹式呼吸放松訓練吧!
無論是站立、靜坐還是躺臥,上身要打開,保持伸展姿勢。彎腰駝背會壓縮胸腔與腹腔,讓吸氣的容量變小,受擠壓的橫膈膜與核心肌群也將難以引發。先輕輕地吸一點氣,將雙手分別放在胸前和腹部,接著緩慢而深沉地、逐漸收起肚子、一邊由嘴巴吐氣,你會感覺到橫膈膜自然地放松上升,將腹部與胸腔的空氣排出。盡量將氣徹底吐干凈,接著從鼻子緩緩吸氣,吸氣的同時將注意力放在腹部,讓腹部隨空氣吸入慢慢擴張,你會感覺到橫膈膜的張力逐漸增加、收縮下降,空氣由腹部開始引入、逐漸填滿整個腹部與胸腔。
如何應對岔氣?
減速下來慢慢跑,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緩解岔氣癥狀的方式,一般五六百米后岔氣癥狀就能消失。對于有經驗的跑者,推薦一個不減速緩解岔氣的方法。如果左肋下疼,那么右腳著地時稍用力使身體騰空向前,左腳則輕觸地面。反之右肋下疼,就左腳發力使身體騰空向前,右腳輕觸地面。也就是說,哪邊不疼哪邊用力。最重要的是,腳下發力時,速度非但不會下降,反而會有少量的提升,斗志昂揚持續前進。
深呼吸法指的是吸氣深慢,呼氣用力,注意不要過大張口,應該縮著嘴唇。這樣可以吸進大量空氣,滿足運動時氧的需要,使呼吸肌放松下來,消除疼痛。同時調整呼吸節奏,把呼吸節奏與跑步頻率配合起來,做到二步或三步一呼一吸。
還可用手掌稍用力按壓腹痛部位,略彎腰繼續跑步或走路。也可以深呼吸后憋氣,用力叩打胸腔兩側或肋下疼痛處,然后慢慢深吸幾口氣,重復幾次可緩解痙攣。岔氣的疼痛緩解后,不要按壓疼痛部位,雙手扣緊上舉、身體略后仰,可做背伸動作拉長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