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寫作時沒有靈感,成稿時文章深度不夠,更多是因為,沒有發散性思維。
.
這篇筆記,重點來和大家說說,如何鍛煉發散性思維。
.
1.近義詞聯想法:
.
像靠譜和讓人放心,這兩個詞就是接近的,比如說,你看到了一篇靠譜為選題的文章,那你就可以聯想到另一個選題,讓人放心。
.
比如說:
《靠譜,是一個人的頂級情商》
《讓人放心,是一個人的頂級能力》
.
冷淡和薄情,意思也比較接近。你看到冷淡相關的選題,也可以聯想到薄情的選題。
.
比如說:
《我勸你做人冷淡的人》
《余生,做一個“薄情”的人》
.
2.同個意思換個說法
.
把一個相同的意思,換個不同的說法,也可以衍生出不同的選題。
.
比如:
a.別把對你好的人弄丟了
b.別辜負了對你好的人
c.別冷落了心里有你的人
d.別讓對你好的人寒了心
.
這些的意思基本接近,都是告訴大家,要珍惜對你好的人,不要辜負了別人的真心。
.
3.同個事件換個人物
.
可以把事件中的人物對換,比如說,把故事中的主角,從別人換成自己,或者,把故事中的主角,從自己換成別人。
.
比如說:
不隨意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主角是自己,自己不要評價別人,評價的這個行為是自己發出的)
不活在別人的評價里,是一種修行(主角是別人,別人評價我們,評價的這個行為是別人發出來)
.
世上最大的誤解,是給父母貼標簽(主角是自己,自己誤解父母)
“這是我第1000次被你誤解”(主角是別人,別人誤解我們)
.
4.同個類型換個表現
.
同一個大類下的不同表現形式。
.
舉個例子,同樣都是保持沉默,但具體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說,不評價,不爭辯,不解釋,都是沉默的具體表現。
.
我們就可以由此得出相關的選題,比如:
《永遠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
《永遠不要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
《做好自己,別解釋》
.
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點贊關注
更多寫作干貨,請移步我的個人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