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這部小說的名字很值得玩味。“白夜”不是一個詞,我們只聽說過黑夜。明明是大白天的,卻說行走在白天像行走在黑夜中一樣,是不是在暗示作者寫的是一些在白天見不得人的事情呢?
在這部小說寫作手法中,最讓我關注的一點,也是在我看來的獨特之處是,對于雪穗,當仁不讓的女主人公,東野圭吾對她進行了大量描寫,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等,唯獨,沒有心理描寫。這種寫作手法,讓我大呼過癮。她到底在想什么,她為什么這么做,她到底想做什么,我們完全不知道,甚至,她到底做了什么,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只能推測、猜想出來,她到底做了什么。
雪穗這個人物,讓我感到東野圭吾的悲憫之心。隨著小說的發展,我逐漸加深對桐原亮司和雪穗的厭惡,我厭惡他們的冷漠和處心積慮地害人。小說直到結尾,才揭示了幼年的桐原亮司和雪穗所經歷的丑惡和他們可憐的身世。這讓我在對他們的厭惡中,還夾雜了同情。我想正是他們童年的經歷,導致他們成長路上扭曲的心理。讓我想到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是道德的淪喪和人性的扭曲?”精準的描述了桐原亮司和雪穗的行為。但是我依然不明白的是,為什么雪穗和桐原亮司要一直害人呢?
除了小說的想象特質,我們還可以通過這部小說看見當時日本社會的生存狀態,從另一個方面解讀,這部小說也反映了小說的大時代背景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和隨著時代的變革,人們生活的變革。我很喜歡小說內對于當時人們生活方式和歷史事件的描寫,例如經濟蕭條、物價飛漲時期人們大量囤貨,計算機行業的突起,盜版游戲軟件的繁榮,銀行系統的電子設備的出現,偵察手段的完善,等等。
這部小說讓我憤憤不平的一點是,惡人并沒有得到惡報。桐原亮司死了,但是他是為了自己的追求而死,我想他是自愿死的。雪穗在不停害人,同時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
而同時,這也是小說的獨特之處,女主角地一生都在不停地害人,在害人中,自己得到的越來越多,扶搖直上。這與我們熟悉的大部分作品女主角悲苦、勤勞淳樸、軟弱或是正直的命運很不一樣。
我看到過一種分析,說桐原亮司一直幫助雪穗害人,是因為他愛雪穗。”愛“這種情感是很多小說的主題,但是在《白夜行》中,這種情感是看不見的,至少表面上是看不見的,最多是男男女女關系的維系,而且都是些不光彩,最多是一方找一個可以給他/她提供財富依靠的對象,或是找一個可以互相利用的關系。有可能這部小說唯一有相愛有關的男女關系是桐原亮司和雪穗嗎?如果是,可能只有這才是支持桐原亮司長久為雪穗做一切事情的原因,但是我又覺得他們兩個人的相愛關系有些牽強,因為我找不到桐原亮司愛雪穗的理由,表面上,這部小說也沒有明顯的桐原亮司愛雪穗的行為。
在我看來,這部小說也有一些瑕疵。這部小說內容很豐富,有推理、有事件,但是唯獨缺乏情緒。比如缺乏有關“愛”的情感,我們看到了主人公做了什么,可是我們不知道他們快樂嗎?痛苦嗎?他們有感情嗎?
我尤其喜歡這本書的結尾,我能夠感受到作者對于那些社會責任感的人、缺乏對孩子關愛的父母、有病態癖好的人的激憤,對于從小就被罪惡侵蝕的孩子同情。我非常喜歡笹垣潤三這個角色,尤其是過了追訴期之后,依然堅持要查清楚真相的執著。他讓我們看到,善與惡的抗衡。正是有笹垣警官這樣的人,我們才得以被保護地生存在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