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沒有學習三國志之前,我看了三國演義,那里面有赤壁之戰,官渡之戰等很多次戰役,作者是我國很著名的作家羅貫中,在赤壁之戰的章節中,有一個人物令我印象深刻,他的名字就是周瑜,首先是草船借箭的故事,他故意要給諸葛亮找難題,之后又是諸葛亮三氣周瑜,讓我知道他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所以我對他的印象一直不是非常的好。
? ? ? ? 但現在學習了三國志,我知道了:
? ? ? ? 首先,周瑜并非心胸狹窄。
? ? ? ? 在三國時期,吳國老將程普對周瑜這個后起之秀瞧不起眼,特別是在赤壁前夕,自己被安排當了周瑜的副手,心中很是不服,便多次凌辱周瑜,但周瑜卻“折節容下,終不與校”遇到了什么不懂得事情還反問程普,周瑜對程普的寬厚謙讓的態度,讓程普感動不已,這才對周瑜的態度產生了改變,兩人從此變成了好朋友。
? ? ? ? 讓我們想想,如果周瑜心胸狹窄的話,程普多次對他的凌辱他能受得了么?早就跟他吵得不可開交了,會用“折節容下,終不與校”的方法跟程普和洽么?而且,周瑜有什么不懂的,不明白的,都是問程普,一個嫉妒英才的人會這么做么?不會的,他只會跟程普越來越僵,不可能再談什么軍事了,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器量廣大”是一個尊重賢人,受人愛戴的英雄,這就看出來,其實周瑜并不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
? ? ? ?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是用了文學的角度來評價周瑜,這本三國演義其實主人公就是諸葛亮,所以對諸葛亮會有些偏心,就把周瑜的赤壁之戰的功勞,順手牽羊把功都給了諸葛亮,還把周瑜氣了三次,殊不知,黃蓋的苦肉計,龐統的連環計,全是周瑜的想法,而借東風之事,正史并未記載,反而,周瑜跟諸葛是一對好友。
? ? ? 他的“計平江東”“攻破皖城”“奪得廬江郡”“大破黃祖”“火燒赤壁”“敗曹仁”這些功績一次次在我腦中浮現~。
? ? ? ? 這就是我眼中的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