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華為執行力》第七章有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很久以前,在杭州唯一一個接待外賓的招待所門前站了一個人,瘦瘦小小,當時只有十幾歲,用自己稚嫩的英語和外國人交流,免費當他們導游,勤勤懇懇,足跡遍布杭州各個景點。直到1980年,他遇到了跟從澳大利亞代表團的莫利一家,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
1980年,在西湖的湖畔,他遇到莫利一家,他主動用新學的英語向他自我介紹,希望做他們的導游,分享杭州故事,他們在一起騎車,一起玩飛盤游戲……最后他們成了筆友。1985年,莫利一家盛情邀請他去澳大利亞旅游,他克服種種困難終于到了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的認知遭受重大沖擊,他打開了眼界,知道認識世界要通過自己的思考,中國需要改變,需要用全新的思維認識新的事情。確實,他也是這樣做的,他也做到了,建立了全中國最偉大的互聯網帝國,成為中國首富。對,這個人就是馬云,正是他的熱情分享,喜歡當雷鋒,為他贏了一次出國機會,徹底改變他的眼界。讓他有那么大的成就。他的成就讓他的奉獻不“吃虧”
華為每年的收入有2000多億,但是任正非個人資產不到30億,中國富豪榜第139位,在富豪榜的競賽中,明顯不及格。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他懂的讓利給華為的所有員工,“我們絕不會讓雷鋒吃虧,奉獻者理應得到回報”這是他說的。他不會向其他創業者一樣經歷了貧窮,落魄,成功后對財富充滿欲望,牢牢把財富抓在自己手中。
分享是種美德,取的成就后,不把功勞,榮華富貴據為己有,分享給一起奮斗的人更是一種智慧。我們要懂的分享,因為“不會讓雷鋒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