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意識流作品,眾所周知的如《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等書籍。意識流作品,我并不是很喜歡,我覺得有點難懂。也嘗試讀過,讀到一小半就放棄了。給我的感覺:你此刻在這個空間,一會兒又把你拉入了另一個空間,一會兒靜 一會兒動,你的腦海仿佛在舞蹈,你的意識跟隨著作者的步伐在流動。
前不久,有個朋友說她失眠。
“有些書可以治失眠,你要不要試試?”
她的眼睛一亮,我推薦她睡前讀《追憶似水年華》或《尤利西斯》(看不懂也沒關系,第一本相對來說好懂點,第二本是本天書)。她選擇了《追憶似水年華》當枕邊書。過了一周左右,她對我說:“現在是作者失眠了,我睡著了。”哈哈哈哈哈。
不知怎么,這兩天的我好像打了雞血,很想讀讀意識流作品。尤其是當看到《南方人物周刊》雜志封面普利斯特,以及引我注意的“我憶故我在”這幾個字,更加激起我去翻一翻意識流作品的沖動。意識流的作品有很多,不知哪本適合我讀,還有一點是我怕讀了意識流,我會被繞進去。感性上,我比較傾向于《追憶似水年華》,既想讀又不想讀,有點矛盾。想讀,是因為有讀過別人摘錄的片段,文筆優美,這本書,周圍人的評價不錯,雖然沒有人讀完;不想讀,是因為它太長了。不知我能多少頁,也不確定我真的能讀懂。“人生太短,普魯斯特太長。”
《追憶似水年華》被很多人說“打死也讀不下去”,堪稱“買來也不會讀”榜單的NO.1!
《追憶似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又譯《尋找失去的時間》《追尋逝去的時光》等)是20世紀法國偉大小說家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意識流小說的超級航母。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的長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靈追索描寫、宏大的結構、細膩的人物刻畫以及卓越的意識流技巧而風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當代世界文學中的地位。
整部書的第一句話第一個單詞“longtemps(久矣)”由long(長)和temps(時間)組成,“長”和“時間”也是人們談論它繞不開的話題。法文本全書近3000頁,且多是“綿延”長句,三分之二的句子超5行,四分之一的句子超10行,最長的句子有394個法文單詞、2417個字母,若以標準印刷字體排成一列,這個句子約有4米長,足可在酒瓶底部繞上17圈。一共15卷,共7部,兩百余萬字。《追憶》無疑是一部挑戰閱讀極限的小說,普魯斯特的弟弟羅貝爾都表示:“要身患重病或腿部骨折,才有時間去讀《追憶似水流年》。”
《追憶似水年華》流露著遲暮的憂傷,但對讀懂它的人來說卻又振奮人心,因為哀嘆中深藏的恰是它的反面,是對人生、生命的強烈欲求和留戀……并非誰都能成為普魯斯特,但也許每個人都可從“追憶”中獲取升華,留住“似水華年”。
1922年夏天,巴黎當時最為暢銷的晚報《不妥協者》挖空心思出了這么道題,邀請幾位法國名流作答。
“假若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人類將遭毀滅,在確知死期不遠到死亡降臨這段時間里,你認為人類對此會作何反應?你在這最后的時刻又會做些什么?”
“如果我們真將面對死亡威脅,我想生活對于我們會忽然變得美妙。想想吧,因為我們的懶惰和拖延,竟致那么多計劃、旅行、戀愛、對人生的探究與我們失之交臂,未見實行!……大難不至,我們就會什么也不做,我們會發現自己又回到日復一日的平庸生活,生活的欲望在此消磨殆盡。但是要熱愛生活,抓住現在,我們無需等到大難臨頭。想想這一點就盡夠了:我們是人,終有一死,也許今夜死神就會將我們帶離人世。”
這位就“末世論”發表上述高見的名人是個離群索居的小說家。他對體育興趣闕如(據說他曾試著下過一次國際象棋;另外靠別人幫忙,放過兩回風箏)。此君生命最后14年在一張狹窄的床上度過,身上覆一堆薄薄毛毯,就著床邊的昏昏燈火,寫他那部長得令人稱奇的煌煌7卷本小說。
本雅明說:“普魯斯特不可思議地使得整個世界隨著一個人的生命過程一同衰老,同時又把這個生命過程表現為一個瞬間。那些本來會消退、停滯的事物在這種濃縮狀態中化為一道耀眼的閃光,這個瞬間使人重又變得年輕。”
看作家對這部大塊頭的評價都不低:
王安憶說:
“《追憶似水年華》窮盡了小說的可能與不可能。”
安德烈·紀德說:
”我在普魯斯特的風格中尋找不到缺點。任何其他作品與《追憶似水年華》相比,都顯得矯揉造作、缺乏生氣。”
讓·科克托說:
“在有些短小的作品顯得很長。但普魯斯特的長篇小說在我看來很短。”
毛姆:
“我寧愿讀普魯斯特讀得厭煩,也不愿意讀其他作家的作品來解悶。”
弗吉尼亞·伍爾夫說:
“如果我也能寫出這樣的作品就好了。”
任意的讀了幾頁,這本書有如酒的感覺。閱讀的時候,有的人“酒量”不行,跟著周公去夢游了;有的人堪稱“千杯不醉,越喝越有味”。
《尤利西斯》《追憶似水年華》《萬有引力之虹》等等意識流作品,它們的開山鼻祖,當屬《項狄傳》。
意識流作品的四大天王:普魯斯特、伍爾夫、喬伊斯、福克納,代表作品分別是《追憶似水年華》、《海浪》、《尤利西斯》、《喧嘩與騷動》。最有意思的莫過于《尤利西斯》這本書,《尤利西斯》作為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被譽為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首,并被奉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一般人很難讀懂。讀懂的人少之又少。對于此書,我記憶最深的評價:“愛她(他)你就送《尤利西斯》,恨她(他)你也送《尤利西斯》。”如果送朋友不知道送什么好,可以考慮一下這本書。哈哈哈哈哈
流動的時光,喧囂的意識,靜中有動的文字,追憶似水年華……
參考資料:
《南方人物周刊》202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