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古時期,混沌初開,盤古開天辟地之后,其靈魄還在大地上隨風流動。一條黃龍追隨至此,一口吞下一魄,隨之天地風雷裂變,光芒四起,黃龍落地,光華化成山坡、河川。從那時這個地方就稱為"龍華",沿用至今。
尤其是宗教示世的經典《格庵遺錄》中:"左右弓間彌勒佛,龍華三界出世之”中的記載更是讓龍華名聲大起。
我有幸出生在這個地方,故地重游一次。11月中旬,正值初冬,我們來一次探尋"生命和生活"的藝術之旅吧。
出龍華村南,沿山道而行,路邊盡是太陽能發電板,配合延綿的山體和崎嶇的小路,在秋日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里被邢臺當地人稱為"龍華天路",現在是初冬,所以在風景上稍微遜了一點點色。
天路的盡頭有一個自然的小村莊,當地人稱它為白莊。
在路邊,和著冬日的暖陽,我爬到了一顆柿子樹上。枝頭上點點的果實在陽光的陪伴下顯得十分愜意,當時我用在線直播的方式和朋友們共享了這個歡樂時光。
在西下的陽光照射下天然的金光大道,余輝光線的反差讓人產生一種莊嚴而神圣之感。
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發現一棵與眾不同的大樹。
當地人稱它為"樹中樹",還有著離奇的故事賦予在它的身上,但我依然堅信是風或動物把小樹的種子留在大樹丫存留的土壤里,當濕度和溫度適宜時產生的新生命,用我們道經說就是:"天地,萬物之盜"。
夕陽照耀下的白莊顯的格外寧靜,何不就趁現在來一趟?"逆光之旅"呢?
在逆光下一切初冬的草木重新燃起了新的生機,是對"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的完美詮釋。
就連僅剩的一朵即將萎落的牽牛花,在逆光下重回到"少女時代",我不僅感嘆到"三返晝夜,用師萬倍"的精妙之處。
在這個一切即將被肅殺的季節,能看到這樣的"新"芽,絕對是光與影的藝術變化。
來,隨我來看枯葉們的"七十二般變化"……
如果我們用平常角度和思維去對待她,很不幸,她只是一枚孤獨的枯棗。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你就能找尋到"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當年初戀感覺。
這就跟我們的生活一樣,只要從一個藝術的角度去追尋,那么一切都會很美好。
生活即藝術,藝術亦生活。這讓我想起"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為此人類一直在找尋著生命和生活的真正含義。
生命終究會枯萎,永生的只有信仰的光芒。花開花落,只不過是在無限輪回中的每一次綻放的過程。
信仰,也只有信仰,能使一個個即將萎落的生命得到希望之光。在信仰的光芒中靈魂和思想得到永生。
這也是在提醒正值風華正茂的人們:生活處處充滿希望,而希望來自于思想的境界和獨特的眼光。
只要道路和方向正確,生活處處充滿陽光;只要境界和角度獨特,生命處處美好向上。
在離開小村時,一顆樹的樹枝在光影的調節下顯的五光十色,表現了他積極向上、曲而不折的活力,更彰顯了他努力成長的方向。
遠山深處,夕陽待落,這預示著明天即將嶄新的來臨。新的思維、新的境界、新的力量最終會陪伴我們走進一個嶄新世界。
朋友們,大風在遠方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