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夜光
特別佩服一種女孩,遠嫁他鄉,扎根他鄉的女孩。
佩服,是因為自己斷然沒有這份勇氣和魄力。
我曾問過好幾位這樣的女孩,是如何做到的。有人說,是向往,是夢想;也有人說是陰差陽錯。無一例外的是,她們都遇到了一生摯愛。我不禁感慨,愛情的力量真偉大。
然而,最近我聽到一個答案,讓我感動良久!
“當初來這里上大學,我并沒有想過會留下。畢業后,也是抱著闖蕩兩年,然后回家的心態。誰曾想這闖蕩兩年闖出事兒了!”蘇力倚在過道的欄桿上,望向窗外。
蘇力,女,32歲,南方人。因為沒有見過沙漠,就想著來內蒙古上學。高考報志愿時,她甚至沒和家人商量,就全部填寫了內蒙古的學校。于是,19歲的她坐上火車在父親的陪同下北上。
“那年國慶節放假,我就沒回家,而是去了向往已久的庫布其沙漠。當我置身沙海的時候,那種感覺棒極了。寬廣無垠,連綿起伏,一眼望不到邊……”她陶醉著。“可能我就是和別人不一樣,我的好多同學來內蒙古都是奔著草原來的,而我就喜歡沙漠。”
和蘇力結識純屬偶然。再一次孕前培訓上,她操著一口純正的普通話不斷的向老師提問,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在我們這里,很少有人說普通話,我想她肯定是外地人。
再次見面是在醫院,我們都來孕檢。因為有過一次照面,所以客氣的打了聲招呼。誰曾想,這竟讓我走進她!
她說,你們這里的人就是熱情,咱們才見過一次,你就和我打招呼。話匣子就這樣打開了……
從上學聊到工作又談到結婚生子。
畢業后,學旅游管理的她到沙漠景區應聘了一份工作。因為喜歡沙漠,她想在景區工作是最好的選擇。
“你能適應這里的氣候嗎?沙區風大,你們南方肯定沒這么大的風吧?”我問她。
她笑著說:“剛開始是不適應,那時景區條件不如現在,白天在外面,沙子被風吹到臉上打的特別疼。現在好了,一方面是習慣了,另一方面植樹造林有成效了,感覺大風天也少了!”
“最不適應的,其實是飲食。雖然喜歡內蒙古的奶茶,酥油,奶食品。但是羊肉,我是怎么也吃不慣,每天餓肚子。后來,領導看我不吃肉,就在每次吃羊肉時讓廚房加一個炒菜,甭提我有多高興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神情。
“那你和姐夫是怎么認識的?”
“在火車站。有一次,我回家,在火車站拉著的行李箱輪子壞了,我蹲在地上修了好半天也沒修好。他是去出差,在候車大廳坐在我對面的椅子上,估計看我太笨了,走過來主動給我安好了輪子。所以第一印象非常好。上了火車,我們居然在同一節車廂,還是上下鋪。所以說,緣分這個東西不得不信。”她繼續說著,“在火車上我們聊的很好,就留下了聯系方式。后來經常聯系,慢慢的就在一起了!”
戀愛兩年后,那個曾經為他安輪子的人,在鄂爾多斯為她安了家。這一年,她已經27歲!
如果說當初只是年少輕狂向往闖蕩,那么結婚后,她該安穩了。但她還沒準備好,她想著有一天可以帶著老公回家鄉。結婚第二年她就懷孕了。她和老公商量后,沒有要這個孩子。
“也許聽著很殘忍,畢竟是一個生命。但是,我沒有準備好,那時我來內蒙已經八年了,度過自己慌亂的青春,雖然也曾很難,但是我總想著有一天會回家,就堅持下來了。就在知道懷孕的前一刻,我也沒想過徹底留下。畢竟這里是我的異鄉!”蘇力回憶著當時的艱難。
蘇力和母親通了電話,母親來鄂爾多斯伺候了她一個月。這一個月,母親教會她很多。
“從前我只知道我爸和我媽結婚,姥爺不同意,因為離家太遠,但是從來不知道還有那么多故事。”
母親告訴蘇力,嫁人的姑娘就要隨夫。老公的事業,家庭,親人都在鄂爾多斯,他怎么和你南下?而且,以后有了孩子,你不能讓孩子跟著你們兩地跑,要給孩子一個故鄉。遠嫁是你的選擇,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當年,蘇力的母親就是遠嫁。但是那個年代,到婆家會有好的生活,即使姥爺不同意,最后也妥協了。蘇力結婚時,父母沒有阻攔,因為母親說,她懂為了一個愛的人安一個家是什么滋味。于是母親的異鄉成為蘇力的故鄉。
如今,蘇力明白了母親。
她說:“從那次之后,我就努力深入的了解內蒙古,把根使勁兒的扎在鄂爾多斯。”她學習當地方言,學做內蒙古美食,學習鄂爾多斯的歷史……“我不想有一天孩子出生,讓她依舊把這里當作異鄉。他出生的地方就是故鄉。我要幫他認識自己的故鄉,所以我要先學習。”
今年,她32歲,她給了自己五年的時間去在異鄉生根發芽,她說,我準備好了,是時候要個孩子了,于是她懷孕了。
她笑的很甜,南方姑娘嬌小可愛,皮膚白皙,她若不說年齡,很難接受她已經奔三了。能感受到這些年來她融入這環境所受的苦,但是我感受更多的是一個母親為了孩子付出的心甘情愿。
“越深入鄂爾多斯,我越愛這里,盡管未來,我也離不開這里了,但這里始終是我的異鄉。不過,這里將是我孩子的故鄉!我很榮幸孩子出生在這里,我有責任讓他熱愛自己的家鄉。”她肯定的說。
我的腦海里出現一幅畫面,蘇力牽著孩子的手,走在鄂爾多斯的大街上,邊走邊講述著這里的故事……
“35號,蘇力……”
護士叫號的聲音,把我拉回到現實。我們的交談也中斷了。
現在蘇力的孩子也出生了,是個女孩。我們成為很好的朋友。她說,女兒長大后,一定再不會讓她遠嫁,她和母親受過的苦,不想女兒再來一遍!
“我的異鄉,兒的故鄉。是他讓我在遠離家鄉的地方生根發芽!”
遠嫁的姑娘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