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jié)努力減少實施的阻力
績效改進約等于變革,變革就意味著破壞,意味著打破傳統(tǒng),因此績效改進具有不同程度的風險。
個人層面,從名利兩個方面我覺得不完全足夠,可能還有安全感、成就感的是否滿足,否則無法解釋那些在公益組織努力奮斗的人。
組織層面,這里說是員工群體,原有的利益和地位以及舊的工作習慣被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組織的關系被改變的時候可能需要經(jīng)歷這些痛苦。
減少變革阻力的對策
這里不得不提到三級抗拒的理論
一級抗拒:不理解,針對不理解,更多的是去宣傳、去設計小勝吸引
二級抗拒:不喜歡,更多的是先去做人的工作,做關系的工作,求同存異,爭取最大多數(shù)人
三級抗拒:我不喜歡你,這種針對個人的抗拒最難打破,首先要反觀自己,是不是真的什么地方行動的太快、溝通的不夠,努力嘗試是否能挽回關系,如果努力多次仍然無法使關系發(fā)生改變,那可能需要的就是采取調離、辭退等手段,來推進績效改進的方案了。
第5節(jié)用制度化輔助實施的可持續(xù)性
效果的可持續(xù)性,重點在于原因找得對不對,干預措施選擇的行不行,評估改善做得好不好。
啥是制度?指經(jīng)營企業(yè)基本的方法,組織經(jīng)常性的遵守。
啥是制度化?指從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普遍認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轉化過程。
制度化過程三部曲
1.確立共同的價值觀念——為啥遵守Why
2.制定規(guī)范——都遵守啥What,How
3.建立機構——誰來貫徹Who
重要的是防治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