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 ? 《霸王別姬》講述的是一群“不會說謊的人”的故事。一個不會說謊的人,當他意識到不撒謊已是不可能,便只有兩種選擇,要么讓謊言不再是謊言,要么選擇死亡。
? ? ? 程蝶衣終其一生都沒有成為一個會說謊的人,會說謊的人,要么沒有固定的價值觀,要么就即使有固定的價值觀,卻沒有什么條條框框,活得自我,他們的原則就是隨機應變,這些人,他們是不會自己為難自己的。而一個不會說謊的人,他的一生都在與這個世道作對。劇中的程蝶衣就是這么一個形象。劇中程蝶衣的師父說過一句話:人,要自個兒成全自個兒。程蝶衣短暫的一生真正的算是自個兒成全自個兒的,有兩次,一次走火入魔,一次走向死亡。兩次“說謊”,兩次信仰的崩塌。
? ? 第一次說謊,在他吃了師兄段小樓的一記煙槍后,一曲《思凡》,“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從此,窯子里出來的小豆子消失了,存在的,是一個人戲不分的程蝶衣,是一個不惜為楚霸王自刎的虞美人。
? ? 君王意氣盡江東,賤妾何堪入漢宮;碧血化為江邊草,花開更比杜鵑紅。“我本是女嬌娥”不再是謊言,一曲《思凡》終不思凡,到底是戲如人生,還是人生如戲?在他身上,已沒有明確的界限,在戲里,他是虞姬,愛霸王愛得肝腸寸斷;在戲外,他是程蝶衣,愛段小樓,如若飛蛾撲火……
? ? ?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他將虞姬的柔弱、癡情演繹得淋漓盡致,即使在這一世沒有得到“楚霸王”的回應。一個不會說謊的人,同時也可稱作是信仰堅定的人,他不會說謊,是因為這件事違背了他的信仰,到了不得不說謊的時候,也就是最初的信仰崩塌、建立新的信仰的時候。深愛著楚霸王、荒唐地喜歡段小樓,成了他新的信仰,但可笑的是,他并沒有做到虞姬寧死不入漢宮般的堅貞,在段小樓娶了菊仙之后,他與袁四爺茍且,紙醉金迷……真如菊仙所說,他的一生都在和這世道過不去!
劇中的袁世卿,袁四爺可以說是程蝶衣的影子,梨園霸主,大戲癡!他與程蝶衣演虞姬自刎那一段,二人均真真是戲我不分,演到最后,程蝶衣竟像真要自刎似的,生生激起袁四爺心中霸王對虞姬的愛憐之情。但他真的愛程蝶衣嗎?只怕不見得,二人均是不會說謊的癡人罷了。
程蝶衣說的第二個謊,也就是最后他與段小樓相隔幾十年后又同臺演出的時候,影片一開始,就是這個場景,可以看到,程蝶衣依然活在戲中,他們回憶年份那一段,段小樓幾次記錯,他都像段小樓的內人似的在邊上提醒,最后,兩人唱戲時,又是一曲《思凡》,程蝶衣幡然意識到這么多年的荒唐,這一次,他卻選擇死亡……人生短短幾十載,斷容不得屢次癡傻,或是接受不了眼前的事實,又或是癡傻地相信在另一個世界可以重新開始,程蝶衣,終究自個兒成全了自個兒……
? ? 謊言欺騙了別人,更多的卻是蒙蔽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