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做了一項讓我自己饒有興致的實踐和觀察,人類能放下手中的手機嗎?
離下一趟地鐵進站還有2分鐘,我站在隊伍的中間,手中拿著手機。雖然只是短短的兩分鐘,腦海中想要拿起手機的念頭如滔滔江水翻來覆去,像精力旺盛的孫悟空在翻山倒海般不停歇。
“我想看看朋友圈,了解一下我的朋友今天發生了什么趣事。”實際上,朋友圈里面百分之六十的朋友已經是斷了聯系有好幾年的。實際上朋友圈里所謂的趣事,50%是微商的廣告吹噓自己的產品和產品給自己帶來的有“格調”的生活。
“我想看看熱搜,了解一下朋友圈意外的生活。”實際上,掛在熱搜上的,大多數是娛樂明星家里的那點事,或者是鍵盤俠唯恐天下不亂發布一些吸引人眼球的假消息,亦或是一些營銷號嘩眾取寵,制造些低俗的話題或者是抒發一些虛無縹緲的情懷。
為了斷絕看手機的念頭,我開始把我的注意力放在了周圍的乘客。放眼放去,不做低頭族的人寥寥無幾。手機就像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的磁鐵一般,把人的眼睛牢牢的吸在了自己的屏幕上,不管你是在走路,還是在等車。
我不禁問自己,當手機還不是只能手機的時候,或者是當手機還沒有問世的時候,我們都是怎么打發時間的?作為手機依賴中度患者,我居然想不起自己十幾年前的生活是怎么樣的。但我可以確定的是,我絕對活得比現在豐富,精彩。
我會愿意約朋友多些出來見面,談天說地,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可以看到他們笑得燦爛如花,也可以看到他們怒氣沖冠的樣子,是多么生動。
我會愿意吃完飯,和父母多聊聊天,說說今天公司發生的事情。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父母縱使隨著年齡增長,話有些嘮叨,但是總能在你迷惑的時候給你一個方向。這也是陪父母慢慢變老的沒好過程。
我會愿意花時間,培養自己的一個興趣愛好,看書?彈吉他?插花?畫畫?跆拳道?讓自己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思考能力,發散思維得以充分的延展。
我會愿意花時間思考哲學的三大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以及“我要到哪里去?”,來過一個只能前進,沒有回頭路,不會后悔的一生。
所以,把手中的手機放下,你愿意花時間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