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演講》從標題看,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些在公共場合口若懸河、字字珠璣的演講者帶給我們的視覺、聽覺乃至認知上的巨大沖擊。我們之于他們簡直是高山仰止、遙不可及,甚至到了膜拜的地步。但,事實真的是這樣么?他們真的是這方面的天才?沒有任何準備隨性而發便能語驚四座么?答案是否定的。有句話叫: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看似輕松的一件事情,背后其實是有大量的前期和基礎工作作為支撐的。如“賣油翁”的神乎其技,實則是“唯手熟爾”,也即是大量“刻意練習”的結果。
前幾天參加一個朗誦比賽,尤其給我的觸動很大,臺上五分鐘的表演,需要臺下大量的練習和設計,大到整篇文章的基調、情感,各段落之間的輕重關系,小到具體的快慢、虛實、停連,字與字之間的輕重關系,都會對文章的整體效果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經常被我們忽略的背景音樂,一個運用不好,不僅起不到烘托氣氛、加分的效果,甚至會極大地影響到聽眾的聽感,你的朗誦水平再高,配上一段不合時宜的音樂,也會有一種不和諧甚至煩躁的感覺。
那么,現在回到“演講”,當然這個“演講”不只是廣義上的上臺演講,更包括公共場合、飯桌的小型發言,甚至與上級、下屬乃至朋友間的日常交流。如果你想更好地掌控這樣的局面,有一個更好的表現,這本《即興演講》便是你最好的指導老師之一。
作者在本書開篇列舉了大量的觀點和實例來陳述“即興演講”的重要性,當然,這一部分很多人看來有點多余,但對于一個對即興演講還不太熟悉的讀者,還是建議認真閱讀一下這部分內容。之后便是正式的“干貨”,個人覺得作者在本書中最立竿見影的知識就是他給出了一個即興演講的“腳本”。沒錯,就是“腳本”,一個設計好的“腳本”。
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介紹一下一個好的演講腳本應包含哪些要素和步驟。他們分別是:抓手、要點、結構體和呼吁行動。
第一個是抓手。所謂抓手,也就是用來吸引聽眾注意力和關注度的一段論述,甚至是一聲問候。以本書的推介為例,我們可以這樣說:“即興演講乍看起來難度很大,但你不知道的是,這其中有很多規律可循,而且有一套簡單、有效、切實有效的腳本流程,一旦掌握,并稍加練習,你就會發現,原來即興演講如此簡單。”這樣一說,恐怕很多人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繼續要說的話上面,這樣,抓手的目的便達到了。
第二個是要點。也就是你要講的這件事的核心部分。還以上面為例。接下來的要點你可以這樣陳述:“下面就具體跟大家介紹一下即興演講的四個步驟,他們分別是:抓手、要點、結構體和呼吁行動。”
第三個是結構體。就是要提供有說服力的論據,或者給出有效的方法。也就是把之前說的四個要點,結合實際進行具體展開。還可以提供一下有說服力的證據,比如你可以這樣說:“在掌握這個之前,我有過許多演講的經歷,有的覺得效果很好,有的卻差強人意,當掌握了即興演講的四個步驟之后,再回過頭來將之前的演講進行復盤時,我驚奇地發現,凡是符合這四個步驟的演講基本都比較成功,反之則相對失敗。”
第四個是呼吁行動。這是收尾的部分,可以進行鼓勵和激發,把話語權交給對方。比如:“剛才我已經大致講述了一下即興演講的四個步驟,相信掌握之后,勤加練習,一定會有一個非常好的效果和回饋。還等什么?現在就找機會試試吧!”
? ? 上面就是《即時演講》這本書我認為的核心部分。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始終不主張只看書評和聽一些講書人對某本書的講解。因為那都是他們個人的理解,抓住的也是他感興趣和認為重要的東西,其實很多細節內容是被忽略的。因為認知度和需求的不同勢必造成他認為基礎的、前提的、不重要的東西,也許恰恰是你所需要的。查閱書評對書籍框架和主題有個大致的了解,認為感興趣或需要還是要對原著進行認真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