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作為勞動生產力的主體——員工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80后已成當今社會的主力軍,那么90后、95后、甚至00后,也逐步進入社會開啟他們的職業生涯。
員工變得越來越聰明,家庭經濟條件越來越優越,法律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然而員工管理卻越來越難,工作積極性在下降,人才流動性增加,這一些現象的出現成為企業疑難雜癥,乃至政府都要想法設法支持企業去解決此類問題。
2017年7月,公司派我和同事一起參加了湖北群藝積分制管理落實班,我第一次聽到這概念,什么是積分制。日常生活中知道的“積分”——電信、移動的玻璃柜臺中積分換禮品。難道和這有關聯?一連串的疑問在腦海浮現……
經過3天2夜的積分制管理學習,讓我的疑惑,揭開了迷霧,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喜悅,原來人力資源管理還可以用積分制來管理企業。
據悉,積分制創始人李榮老師新型管理方法,得到全國各地數萬企業家認可。也走出國門得到馬來西亞企業家的認同,成立新絲路國際文化驛站。同時積分制管理概論已經納入清華大學教材。
從簡單地說,積分制管理就是對人的能力和綜合表現用獎分和扣分進行量化考核,并用軟件記錄和永久性使用,終身有效,永不清零,全方位調動人的積極性。
這里面的關鍵詞語:獎分、扣分、軟件記錄、永久、終身、不清零。自然也是積分制管理核心精髓點。
有人會說,積分制為什么要運用到企業,目的是什么?
1.導入積分管理,提高員工的原動力。
2.把規章制度與獎分和扣分掛鉤,優化和精簡現有制度。
3.打破了平均主義,能讓越優秀員工的積分越高,落后員工的積分越低。
4.定期公布積分排名與各種高級福利和資源掛鉤(干股、海外旅游、購車補貼、購房補貼等),讓優秀的員工不吃虧。
積分制能夠提高員工的原動力,這是重點。學過人力資源管理的都知道,原動力指:動力的來源或起始力量。如果激發了員工的原動力等于激發了員工的內心潛在能力,這價值可想而知。
還有打破平均主義,讓優秀的員工不再吃虧。傳統的公司節日福利發放是一刀切,同樣的水果、飲料、購物劵等。積分制則不同,可根據員工積分排名高低,給予不同的物資獎勵,比如:積分最高價值500元獎品、第二名400元獎品、第三名300元獎品……這樣的分配方式是最合理的,能力強、積極主動,積分就高,享受的福利待遇就是高級別。它能體現員工的個人價值,得到公司或同事的認可和嘉許,讓員工有榮譽感。
此刻,對積分制越來越有感覺,那么對企業的作用?
1.全面推行正激勵(獎分)為主,負激勵(扣分)為輔,打造健康企業文化。
2.充分授權中層團隊,允許表達管理者的心聲,利益交叉制衡。
3.用獎分培養員工的好習慣,用扣分約束員工的壞習慣,讓員工的好行為變成習慣。
4. 提倡員工既要“做事”,又要“做人”,遵守“應知應會,公序良俗”的原則。
5.公平的競爭,快樂的工作,快樂的生活,讓普通員工變成優秀員工,讓優秀的員工更優秀。
我的心情很激動,用獎分培養員工的好習慣,用扣分約束員工的壞習慣,讓員工的好行為變成習慣。在傳統管理中,主要靠罰款來解決員工的壞習慣,強制執行,讓員工心里不愉快。用積分就不同了,只是扣分,不牽涉扣錢,自然員工心理好接受,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結果。
歷經2個月的籌備,公司于2017年9月進行了全員積分制啟動大會,標志著積分制正式落地實施。這一天,我作為積分制落地總策劃,雖然忙碌,累并快樂著。
時隔半個月,公司迎來了溫州當地的智度創客的伙伴們來拜訪,看看在舉辦積分啟動會之后取得的效果,下面就給大家實時播報。
問:鄭經理就舉辦啟動會后的心得是什么?
答:從9月5日舉辦啟動會開始,每天員工的獎票高達200-300張,員工對于積分的認可度相當高。我在學習完積分制管理后,就覺得這套管理方法可行,隨后參考了已經將積分制落地的企業,并結合自身企業的特色,再和公司內部管理團隊討論溝通,最終形成公司特色的積分制管理手冊。
它確實能改變員工的行為,好人好事增加不少,有次下班下雨,員工主動接送同事回家,主動送雨傘。這些使得員工很感動,瞬間融化彼此的心,也會給予好人好事獎勵積分60分。
問:你在積分運行中遇到的困難?
答:一開始,公司是認購了200人名額的積分制軟件,但隨著公司的發展,員工人數在不斷的上升。那么多出來的員工,又應該如何用積分制管理呢?
感到意想不到的是公司對于積分使用方法,不是給每一個人使用,而是擇優而用,把積分當做是員工的一種福利,是一種榮譽。這就把原來因為積分軟件人數不夠的劣勢變為企業激發員工積極參與積分的優勢。讓有限制的資源,得到突破,這是管理上的創新。
問:你對企業文化是如何理解?
答:隨著公司樓道的延伸,各位優秀人才的榮譽榜在過道展示,我很是自豪。被評為優秀的員工今年一個都沒少,依然為公司的未來而奮斗著。
一個企業的設備與產品很容易被模仿,只有企業文化才不能被復制,因為它是企業文化的沉淀。所以公司就要用企業文化走出與其他同行業差異化的路線,留住優秀的人才。
企業在解決員工的積極性、留住人才等方面,方法有各種各樣。每一家企業必須深入研究它們,制訂出具有企業自己特色的管理方法,運用突破性思維和創新的管理模式,就像雞蛋一樣從內打破才是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