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距離我參加行動派的深度閱讀課整一個月的時間了,但慚愧的是我這一個月居然一本書也沒讀,一點輸出也沒做,一個是因為我在做自己五年前就想做的事——學習專業化妝,感覺每天的時間有限(其實都是借口),另外總覺得學了超速閱讀法就要很有儀式感地去讀書,所以遲遲沒有拿起任何一本書,一直都在懶惰中拖延。
今天想總結一下這個課程給我最大的啟迪,也在這里給今后的寫作道路開一個頭,不管寫的如何,只要在這過程中,我能感受到自己在用心,有進步,就可以了。
下面是這次課程帶給我的關于閱讀的一些想法:
1、帶著目的去讀書,不要像以前一樣被一本書的名字吸引之后就二話不說從頭到尾讀一遍,不去考慮在這本書上花多長時間,也不問自己想從書里得到些什么,乃至于合上書后好像是看過了這本書,但對于書中的內容可能不知所云,或是其中的精髓完全沒有吸收到,這其實是對書本也是對自己時間的一種極大的浪費,而且對提升自己而言,沒有太大的幫助,用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說:知道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也許會讀書的人十天就能有的進步,在你我身上需要一年甚至更久;
2、在讀一本書前,先想好要問此書的作者什么問題,就像石森久惠老師說的那樣:把作者想成是你需要向他/她請教問題的朋友。提出一個問題或多個問題,再在書中去尋找答案,即作者——你的這位朋友對這個問題是怎么解答的,持何種觀點,這樣比什么都不問直接悶頭去讀的效果要好千百倍。就好比你和朋友之間的交流,如果僅僅是毫無目的地閑聊,那花了時間可能什么收獲也沒有,而如果是就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那么在交流過程中你們就會圍繞著這個主題去探討,這樣的交流相信你才會從中得到收獲,才能有所領悟;
3、通過思維導圖總結、輸出你從書中學到的內容(這次課程的最大收獲之一也是接觸到了思維導圖,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嘻嘻),可以用自己的話去描述這本書以及你讀這本書得到的啟發和感悟,讓身邊的人能夠知道這本書,決定要不要去讀這本書,這樣這本書才算在你這里發揮了它的作用,實現了它的價值;
4、看過的書要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從前那種看過依然云里霧里的讀書方式效率低,收獲小,所以在讀過一本書后,要盡力把從書中學到的知識吸收、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并去實踐、輸出、分享,這樣才能通過讀書真正的提升自己,也可以幫助到別人,讓讀書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消遣,雖然把讀書當作一種消遣娛樂也未為不可,但是一旦你愛上了讀書,想從書中獲得更多,就會不再滿足于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了。
李敖就曾說過,最好的讀書辦法是為了寫作而讀書——先有一個寫作計劃,然后根據寫作計劃來決定要看什么書。他還說過,想要搞明白一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寫一本書。
以前我不太能理解他說的這兩句話,現在深以為然。我希望以后我能夠不斷輸出好的內容,每天都能有所進步,這是感謝所有的作者和優秀的、一直在努力分享的人讓我有幸能借用他們的人生智慧,向他們致敬,也是對自己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的尊重。我曾經害怕分享、不會分享,今后我希望自己能學會分享,并一直堅持分享。謝謝。
最后我想說,行動派的深度閱讀課非常值得所有愛讀書、想提升自己的小伙伴去學習,我相信你會學到你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