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初到北京的時候,和地鐵還沒有什么交集,大部分時間坐公交出行。后來開始兼職、實習,時間不能晚,加上學校門口就修了地鐵站,漸漸的,地鐵幾乎成了出行的唯一工具。
到站沒能下車。還記得那是剛開始坐地鐵,到了復興門,本來應該下車了,擠到門口,地鐵門一開,感覺無數人沖了進來,根本沒有下車的空隙,其實后來了解是自己經驗不足。只得又坐了一站,再返回到復興門。現在知道了下車的要訣,快,準,狠。
地鐵里的各種奇葩。經常在地鐵里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比在公交的種類多。在高峰期兩個女人因為太擁擠而互掐都不是新鮮事。有一次下班回家,好不容易等到個座兒,剛坐穩,兩腿就被一男的夾住,那男的站著,要說周圍也不是特擠,我只好拿包放到腿前推他的腿,他才退后。親身經歷的無語的還有大嬸們的搶座行為。有的時候明明你已經站在空座面前了,一個包從遠處飛來,緊接著是個愁眉苦臉喊腿疼的大嬸,你說能不把座給她嗎?據說還有被摸的,我倒是沒遇過。
讓座。在地鐵里我有個習慣,就是特別愛看書。地鐵是個看書的好地方,不會遇到熟人,不用寒暄。在地鐵里上班一個來回,我就能看完一本中等厚度的書。當然,我坐地鐵的時間也很長,來回一共要兩個小時。因為看書這個習慣,當地鐵里人不多的時候,一些很有風度的男士就會把座位讓給我,這讓人很感動。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帥哥,具體長什么樣子記不清了,把座位讓給了我,自己卻一直站著,我下車的時候他還沒有座。真想沖過去,跟他要電話號碼,可怕他把我當成神經病,現在現象還有點后悔呢。
空車。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一開始和G一起上班時,知道角門西每天八點多有趟空車。我兩就從學校做到角門西,提前幾分鐘去那里等空車。后來,G的老板對她到崗時間不滿意,讓她必須再提前到。我們只得放棄那輛空車。不過又驚喜的發現馬家堡也有空車,而且是在七點多。于是,我兩從學校坐到角門西,從角門西坐到馬家堡,又在馬家堡等空車,這樣雖然很折騰,不過能坐上空車,就算沒座也有地站啊。真是上天的恩賜。
雖然在地鐵上很擁擠,特別是早上。感覺一天的體力全消耗在地鐵里了。但在地鐵里看到各種各樣的人,碰到各種各樣的事,生活也變得不再平淡。想到四面八方的人聚在了一個狹小的空間,每個人都有一個故事,就覺得很有趣。加上有好友陪伴,有書相隨,這段路程變得不再單調。因為有了地鐵,才能讓我們走這么遠,這么快。這么一想,地鐵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