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不說謊
文/江北客@伏羲夢蝶@千江尋一客
大約是在黃昏時分,我從昔時霞飛路今日淮海路的那個從來讓人目眩神迷的十字路口拐進了晚霞掩映的黃陂南路。朝南踱步大約兩三百米,天邊最后一抹霞光云影提醒我,烙印著舊上海法租界璀璨心痕的滬上“麗江”到了。
新天地我并不常來,這一次走馬蘭臺,游魚掠過海藻,新瓶舊酒無心插柳間卻收獲了圣誕節前一絲莫名的喜悅——將新天地一分為二的短街上那些燈光點綴的法國梧桐,讓我想起了去年圣誕節的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上那些牽了彩燈的樹。
華燈初上時媚眼如絲的女子,潺潺流水,皎皎月光,還有露天咖啡桌上娉婷閃爍的燭光,她們怎么可以那樣美?
美得如同瀘沽湖的水——像陳丹燕筆下描繪的慕尼黑的天空,怎么可以那樣藍?
那一種顏色,純凈得好像初戀時柔軟純潔的心,像初生嬰兒吹彈可破的水晶酥手,像威尼斯的船頭靜靜凝望的情人的眼眸,像布拉格大清早邂逅的女孩子頰上的暈紅。
只恐夜深花睡去。那迷離夜色中漾起的未燃盡蠟燭的紅,宛如懷春少女臉頰上若有似無的胭脂,宛如春情萌動的少婦朱唇上剛剛涂抹的口紅。是那種春心蕩漾的紅。
那一種紅,深藏于我們日漸蒼老、在風雨中逐漸堅硬的心中。那一種紅,讓我們想起那些軟了心腸的流光。在鳳凰。在麗江。那些燈紅酒綠、繁花似錦的柔軟心情。妖嬈了我們的心。
其實我們如“江南的水牛”般親勤勞作的目的,不過是為了過上一種優雅精致的生活。
這種精致,不過是黃浦江邊的一杯愛爾蘭咖啡,衡山小館里的一份福建炒飯,采蝶居里的一杯杏仁露。如此而已。
走出采蝶居,隨意揀一張露天酒館的小圓桌,坐定之后,我輕輕打開了手中這本陳丹燕的《今晚去哪里》,映入眼簾的,是一篇切中心扉的《重歸翡冷翠》。插圖上,配了這樣的句子——圣母百花大教堂,在這個晚上看上去,像個夢一樣。像夢一樣,指的是心里那種不真實、不能把握的美麗。
“突然,就被擊中了!”——嘆息聲中,抬眼望去,不遠拐角處小廣場上雀躍的噴泉,讓我想起盧浮宮金字塔旁汩汩的噴泉,想起協和廣場上汩汩的噴泉,想起杜伊樂伊公園大水池汩汩的噴泉,想起盧森堡公園大水池汩汩的噴泉。
想起這些,怎能不讓這一刻的我,有股子流淚的沖動?巴黎噴泉,溢自我心深處。
這時,有外國人進入我的視野。下意識里,我希望他是法國人,或許,我可以用法語和他打聲招呼。有兩個女孩子,在我的視線里拍照,她們或許是游客,而我所在的圓桌,成了她們的背景。于是我換了換先前望帝托腮的姿勢,將桌上剩下的小半瓶喜力啤酒盡數倒入杯中,緩緩飲盡。我期冀,我可以成為她們相機取景框里的一道風景。而不是,惱了月色,煞了風景。
不是么,我們是如此擔心青春韶華如過隙白駒般消失無蹤,擔心流光散盡,心猿不再從容,不再擁有,流浪中靜靜憂傷的機會。
月光如水,月光如酒。在這個冬日的夜晚,新天地柔情似水的月光悄悄溢出心泉,告訴我——關于流浪,關于憂傷,你不后悔,你,還有機會。
心水如酒,心水依舊。我知道,月光不說謊。新天地,不說謊!
08年12月10日傍晚 醞釀于淮海路黃陂南路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