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充滿生與死、血與火的悲壯歲月,
這是一支打不垮、困不死的鋼鐵隊伍。
他們威武不屈,白山黑水除敵寇,
他們竭盡赤誠,甘將熱血沃中華。
8月9日本周日晚17:54,《講武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特別節目《光影中的抗戰傳奇》之《白山黑水》,敬請關注!
75年前,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70多年來,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斗,一個個難以忘懷的形象,在銀幕和熒屏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生動的再現。本期《講武堂》特別節目,將帶您在光與影中,去追憶那些輝煌的勝利與不朽的傳奇。
本集邀請
軍史專家盧勇
軍史專家李濤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研究館員李慶輝
歷史學者薩蘇
與主持人梁植一起為您講述
那些光影中的抗戰傳奇
在中國人民的14年抗戰中
東北抗日聯軍的抗戰
在中國的土地上開始最早
斗爭時間最長
九一八事變之后
東北的抗日志士
都進行過哪些抗爭?
東北抗日聯軍
究竟是在怎樣艱難的條件下
與日軍進行周旋的呢?
東北抗日聯軍建造的“密營”
東北抗日聯軍不僅要面對窮兇極惡的敵人,而且還要與嚴酷的自然環境作斗爭,寒冷與饑餓是頭號敵人。為抵御東北地區的嚴寒,儲備軍需,抗聯戰士們在深山密林建起了很多秘密的宿營地,即“密營”。
“軍機臺”展示“楊靖宇印章”
1967年,吉林省通化縣的兩位農民耕種時發現了一枚印章,印面刻有“楊靖宇印”四個隸書字,是楊靖宇將軍的辦公用銅質印章,這枚印章現收藏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楊靖宇是東北抗日聯軍的
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
他文武雙全、驍勇善戰
將游擊戰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是老百姓眼中的傳奇人物
那么這位東北戰場上的“戰神”
留下了哪些精彩戰例?
他的犧牲為何如此震撼人心?
楊靖宇將軍犧牲前,已經至少五天沒有糧食了,在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環境下,他以驚人的毅力與日軍戰斗。楊靖宇將軍犧牲后,日軍對他的遺體進行解剖,發現他的胃里只有草根、樹皮和棉絮。
在當時的東北
流傳著“南楊北趙”的說法
“北趙”即指趙尚志將軍
趙尚志將軍有著
連日本人都驚嘆的
卓越的指揮才能
那么趙尚志將軍
都指揮了哪些著名戰斗?
關于他還留下了
什么樣的傳奇故事呢?
1932年4月,趙尚志在哈爾濱成高子發動了對日軍“凱旋”軍列的襲擊,這一戰日軍陣亡54人,90余人負傷。
趙尚志將軍犧牲以后,日軍將他的遺體扔進松花江,頭顱運到長春后不知下落。1987年,在抗聯老戰士李敏的協助下,終于找到了趙尚志將軍的頭顱。英雄犧牲62年之后,他在自己戰友的懷里,重新找到人間的溫暖。
《嫂子頌》是1991年版12集電視劇《趙尚志》的片尾曲,這首歌悲壯蒼涼,蕩氣回腸。然而整部劇中并沒有“嫂子”這個人,那么為什么電視劇要選擇這首歌曲作為主題曲?這里面有著關于趙尚志將軍的哪些感人故事呢?
被稱為“紅槍白馬女政委”的趙一曼
有勇有謀,文武雙全
被捕后她在獄中與敵人
進行了頑強的斗爭
并且憑借自己的信仰與智慧
說服看守、護士
幫助其逃離日軍魔掌
這樣一位剛強堅毅的巾幗英雄
她對自己的丈夫與兒子
有著怎樣的溫情呢?
點擊觀看電視劇《東北抗日聯軍》趙一曼獄中寫家書片段
1938年10月
東北抗日聯軍八名女戰士
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
與日偽軍展開激戰
在背水戰斗至彈盡的情況下
她們誓死不屈
手挽著手走進了烏斯渾河
留下了催人淚下的悲壯故事
當她們的尸體被發現的時候
給在場的人帶來了怎樣的震撼?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CCTV-7《講武堂》本周日播出的節目《光影中的抗戰傳奇》系列之《白山黑水》。
首播時間:8月9日周日晚上17:54。
重播時間:下周一、周四、周六上午7:58。
下期預告
8月16日,《講武堂》將播出《光影中的抗戰傳奇》之《中流砥柱》,帶您在一段段光影的記憶中重回硝煙彌漫的抗日戰場,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