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讀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給我的感覺這已經不再是讀書了,那種感覺就像看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給每一個出現的東西都加了一個鏡頭做特寫,就連一件大衣,甚至大衣上的紐扣都有自己的臺詞。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經歷,又都極力向這個世界解釋自己眼下的理解。手法不同題材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就像以前我說過的那句話:我從不敢隨便猜測別人的故事,除非自己也經歷過。
我真的經歷過嗎?我想說是的,但這已經不是我的經歷了,這是一種現象,而我也只是描述這一個過程,并以此認識自己。
我們走在馬路上,一邊種著紅色的玫瑰,另一邊種著白色的玫瑰。上帝要求我們只能摘一朵顏色的玫瑰,有些人照著做了,而有些人沒有聽上帝的話,獨自享受著那份不屬于他的美好與悲傷。
其實不管你摘了幾朵玫瑰,一朵兩朵還是三朵,這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無論你享受多少,你身命中也就只有紅玫瑰和白玫瑰兩種顏色,也是每個人都會擁有的顏色。
不管是從小說還是從電視電影里面,結婚后還愛著別人的故事一遍又一遍上演,可它還是一次又一次的來了。不是因為我們百看不厭,而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我們都不想承認那個濫情的自己,可每一次都靜靜的看著;也沒有人會在私底下把自己置于道德的另一端,他們不痛不癢的討論電影的橋段,并以此掩蓋住自己內心的掙扎。
振保生命里存在兩個女人,確切的說應該是三個。玫瑰,嬌蕊還有煙鸝,每個人在他生命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他是一個自制力很強的一個人,但又是一個自制力很弱的人。在如此愛自己的姑娘面前忍住,可在嬌蕊面前卻徹底淪陷了。毫無疑問,嬌蕊真的打動他了,俏皮中帶一點嫵媚,喜歡調戲男人,她像一個蠶一樣,一點一點慢慢的吃掉振保,最后卻無法控制自己變成飛蛾,直到撲倒在自己點燃的大火中。
嬌蕊是貪玩好奇的,卻一不小心愛上了振保,以至于在做決定時都忘記了振保身上背負的種種。振保在社會家庭和朋友之間的壓力下沒有選擇,離開嬌蕊是他最明智的。嬌蕊也沒有錯,她愛上了振保,也只是希望能和他在一起,只是她太著急了,以至于走的太快忘記了抓住振保,結果他們各自走上了自己的路。
這一生中,振保像一個瓷器,玫瑰用文火慢慢溫潤了他,嬌蕊用大火塑造了他,以至于在后來的后來,就連結婚都無法讓他興奮起來。他的溫度全來自于嬌蕊,在遇到煙鸝時,就已經冷卻了。
煙鸝是他生命過度時期遇到的一個人,然后成了他的容器。煙鸝是他這種人理所應當的妻子,從來不會頂撞他,是中國人對傳統妻子的判定。她不會在人前讓他難堪,卻總在背后說著什么,沒有嬌蕊的落落大方,也沒有嬌蕊的勇氣。她像水一樣溫柔,就連出軌也顯得那么笨拙,即使不在愛他也在外面宣講振保如何如何好,她在努力維持這個家庭和婚姻,和愛沒有關系,只因婚姻這個紐帶。
振保不愛煙鸝,但煙鸝是他的妻子,是他家庭組成的一部分。當初他為了母親,為了兄弟,也為了自己拋棄了他的愛情,所以她現在無論如何也不會在扯碎他的家庭的,因為他是一個自制力很強的人啊!
我們還是知道了了,在愛人面前,你從來沒有什么自制力,除非你已經不愛他了。
? ? ? ? ?拋開小說,回到現實。
每個人生命中都會有一朵紅玫瑰,而白玫瑰大多也是紅玫瑰在經過時間的洗禮,慢慢的變成白色的了,這樣的白玫瑰會讓我們更加疼惜與愛憐。如果你也找到一朵紅玫瑰,那么就努力讓她慢慢變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