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了《把時間當作朋友》
作者李笑來
讀了9%
印象最深刻的兩句話:
1.我一直相信教是最好的學習方法,事實上在不停的給學生解釋疑問的過程中,我自己學到的東西更多,而更多的過程超乎想象,學生的問題來自于各個方面,或神奇或可怕,或有趣或詭異,但都是基于他們對現狀的思考和疑惑,最終我的發現是,提問都是源自于所有人共有的弱點:懶惰。
2.如果在我根本不能確定我的這個選擇,究竟能給我帶來怎樣的結果的情況下,我就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那我不就是連傻瓜都不如了嗎?所以你必須告訴我你的方法到底是否真的有用?如果答案是不是確定的,我才不會采取行動呢。
我上學時學習一直是假勤奮,不怎么喜歡動腦,現在也是。所以所有學的東西并沒有記得很牢,一碰就會碎。也曾覺得上了一個牛人的課自己也就什么都會了,所以一直在聽的路上遠去。可是直到后來自己當了老師,才發現我以前好像什么都沒有學,為什么這不會那不會。這明明是高中的知識啊,為什么一點印象沒有啊。后來在這里參加培訓直到可以帶課,才發現,聽不是唯一,能夠做到把知識輸出才是厲害。而且每教學生一次印象就加深一次,對其的理解也就加深一些,甚至在帶課的過程中孩子們拋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會讓自己對所教的知識點有一個全新的理解。他們問的問題確實都是做題會遇到的疑惑,你會發現原來還會有這么多奇奇怪怪的思考方式,甚至還會感嘆他們的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