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生都想要“美麗的蝴蝶骨”,百度一搜,露背圖個個纖細好看。可事實是,這些突出的肩胛骨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體態,在醫學上叫翼狀肩。
什么是翼狀肩呢?翼狀肩又稱肩胛骨外翻。肩胛骨的原始狀態應該是緊貼胸廓的,而翼狀肩的肩胛骨下角和內側緣則呈現外翻的形態。簡單的說,就是肩胛骨離開了它原本的位置。
有些人稱突出的蝴蝶骨為“隱形的翅膀”,而我更喜歡稱它為”隱形的炸彈”。因為“錯位”的肩胛骨會使肩關節的運動失常,容易造成肩峰下撞擊,從而使肩關節產生疼痛。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影響胸椎和頸椎,引起肩頸的慢性疼痛。同時,視覺上,外翻的肩胛骨從側面看特別像駝背,也很不美觀。(肩峰下撞擊:在手臂外展或上舉時,肩胛骨無法正常上回旋,導致喙肩韌帶與肱骨大轉子產生摩擦,出現炎癥,產生疼痛。)
大家覺得突出的蝴蝶骨美,并非是覺得突出的骨頭好看,而只是因為——瘦!皮薄而骨現,輕薄纖細的背部自然好看,露背裝又是無比性感,所以,很多女孩子把對美背的向往,錯以為是對蝴蝶骨的追求。
拋開不切實際的幻想,現實生活中的翼狀肩長得是這個樣子。
你還想要么?答案肯定是不想。瘦子的翼狀肩叫“美麗的蝴蝶骨”,小胖子的翼狀肩就只能是含胸駝背。路哥想說,其實瘦下來是很容易的,但不良體態的改變卻需要更長的時間。小胖子們一定不要跟風追求蝴蝶骨,保持運動,認真吃飯,你一定會越來越優秀。對于有翼狀肩癥狀的同學來說,翼狀肩真的不好看,而且存在健康風險,一定要重視,加強背部訓練,收獲健康美麗的背部線條。
那應該如何改善翼狀肩呢?
要知道如何改善,肯定得先了解它是怎么形成的。幾乎所有的體態問題都是因肌力不平衡造成的,肌力不平衡又跟我們日常的體態相關。翼狀肩也不例外,肩胛骨周圍肌力的長期不平衡導致了肩胛骨的外翻。例如,長期的伏案久坐,或者源自青春期的“含胸駝背”,都會使前側肌群過于緊張,后背肌群又松弛無力。長期在這樣一個不平衡的狀態下,肩胛骨就會一點點偏離原來的位置。
接下來,我們從解剖學的角度,看一下是肩胛骨周圍的哪些肌群起著決定作用?
首先,我們要先認識一下自己的肩胛骨。肩胛骨是長在人體上背部的兩塊扁平狀骨頭,緊貼胸廓,與鎖骨和大臂肱骨連接。在周圍肌群的協作下,肩胛骨可以實現多個角度的運動。
翼狀肩的形成受這幾個肌群的影響:胸小肌、前鋸肌、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
胸小肌
胸小肌起于肋骨,止于肩胛骨的喙突。當胸小肌收縮,會拉著肩胛骨外上角前伸,肩胛骨內側和肩胛骨下角外翻。
胸小肌又是極度容易緊張的一塊肌肉,所以,放松胸小肌,讓它回歸原本的延展性,是避免以及改善翼狀肩非常重要的一環。
前鋸肌
前鋸肌在我們的胸腔兩側,起于肩胛骨內側緣,止于肋骨。前鋸肌有力,可以使肩胛骨內側緣緊貼胸廓。
菱形肌
菱形肌起于頸椎和胸椎,止于肩胛骨內側緣。
菱形肌可以使肩胛骨后縮,使肩胛內側緣貼近脊柱。加強菱形肌的力量不僅針對翼狀肩有改善效果,還能緩解圓肩駝背。
斜方肌中下束
斜方肌中下束,起于頸椎和胸椎,止于肩胛岡和肩峰。
斜方肌中下束能使肩胛骨后縮靠近脊柱,與菱形肌作用相似。
當前鋸肌、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共同收縮時,一個力向胸廓牽拉肩胛骨,一個力向脊柱牽拉肩胛骨,就可以使肩胛骨緊緊貼著胸廓。而如果這些肌群松弛無力,前側胸小肌又過度緊張,就會出現肩胛骨外翻的癥狀,形成翼狀肩。
講到這里,大家也就知道了該如何改善翼狀肩,即:1.放松胸小肌;2.加強前鋸肌、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的力量。針對以上分析,接下來,具體給大家推薦幾個拉伸和力量訓練動作:
1.筋膜球按壓胸小肌
2.豎直推類動作,加強前鋸肌力量
啞鈴豎直推
3.劃船類上肢拉動作,加強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的力量
杠鈴劃船
彈力帶劃船
4.墻壁天使,加強前鋸肌、斜方肌以及菱形肌的力量,培養挺胸展肩的良好體態。
如果沒時間去健身房,你只需要找一面墻,做幾組墻壁天使。注意,在做動作的過程中,要始終保證兩側肩胛骨必須緊緊貼住墻壁。
當然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體態。不管是坐姿還是站立,都要提醒自己挺胸直背。其實,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刻意地“展肩挺胸”就已經能夠小幅度改善翼狀肩外翻的程度了。所以,在正確的姿態中每天多保持一會,讓肌力水平逐步趨于平衡,習慣挺胸展肩的狀態,才能最終改善翼狀肩。
希望大家對翼狀肩有了一些了解后,能夠更清楚地看待自己的身體,并朝正確的方向做出改變。蝴蝶骨是個美麗的錯誤,愿大家都能通過健康的方式,練就好看又健康的背部線條。
圖文/CommonStrength教練? 路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