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剛剛結束,你是否有勇氣回憶當初的自己?
幾家歡喜,幾家愁。別人眼中的我是“歡喜”,殊不知爸媽眼中的我是“愁”。
時光穿梭到2010年的那年夏天。媽媽為了我能夠考一個好的大學,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10來平方的臥室。在這個臥室外面是一個只能放得下一個煤氣灶和電飯煲的“廚房”。臥室里有一張床,一個寫字桌,一個小飯桌,兩把小爬爬凳。開啟了我的“學海無涯苦作舟”的生活。
每天很早起床,很晚睡覺。總是有做不完的作業,做不完的考試題。我不是一個聰慧的人,但是我是一個拼命了苦學的人。我甚至都會被自己苦學的勁給感動了。心里只有父親曾經跟我講的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錯誤的以為,只要我吃得了苦,我就一定能夠成為人上人。
苦是吃了不少,但是卻不是人上人。我是班里認真刻苦的好學生,但是是考試卻差點墊底的差學生。有時候真的分不清自己應該是什么個角色。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應了李尚龍的那句話“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家里也是這么認為,只要你好好學習,家里的所有事情都會由父母包辦。學習成了唯一的使命。然而卻辜負了使命,所以父母“愁”。
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學會“破局”。高三那年,我在那個局里一直努力的迷失自己,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努力到感動自己,感動父母,感動師生。然而更加準確的是說,欺騙了自己,欺騙了父母,欺騙了師生。當時當時的我不知,只是知道學習不好是自己的努力不夠,所以更加加倍的無用功。如果當時我能夠明白“破局”,從死循環中擺脫出來,可能我會花更少的時間,更高效的學習。
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我會選擇讓自己快樂的迎接高考;我不會拼命的苦學,而是技巧的樂學;不會認為高考是人生的唯一出路,而是珍惜人生的這次經歷,是人生的一個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