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
看不清時以為假,
看得清時以為真,
真真假假分不清,
恍恍惚惚幾十年,
若放棄,人生戛然而止,
若堅持,到了某時也許就豁然開朗。
一代大家司馬光贊洛陽:
洛陽春日最繁華,
紅綠蔭中十萬家。
洛陽城,以牡丹出名是從隋唐開始,然而早在東漢初年,天下平定、四海罷兵之時,作為帝國京師,已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車水馬龍絡繹不絕。
班超此時三十有余,任職政府文秘,抄抄公文,悠閑度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雖然并不富裕,尚能應付一人吃喝。
十載春秋一晃而過,其父突然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其母年事已高生活貧苦,班超想起父親生前才華橫溢,深得先帝贊譽,本可飛黃騰達,但卻一心修史,唯有兩袖清風,現在家中已是負債累累,不免心如刀割,然而不忍老母難受,于是獨自跑到父親墓前仰天大哭,一時天昏地暗風雨交加,倒在地上竟然昏睡過去。
此事過后,班超每每工作期間,常會發出一聲嘆息,喃喃自語道:“人生在世,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眾人都是習文之人,聽見莫不暗笑,以為他精神受了刺激,只當是胡言亂語,全不放在心上。
洛陽城北,黃河之濱,有北邙山,橫亙數百里,連綿起伏,共三十三峰,以翠云峰最高,峰頂松柏森森,綠蔭蔥蔥,據說道祖曾于此修煉,又因常年云霧繚繞,世人傳言此間有仙人出沒。
從翠云峰憑欄北望,可見滔滔黃河奔騰不息,班超很喜歡這里,面對蒼茫大地,用盡全力大聲喊道:“人生在世,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山川回音激蕩不停,讓他很是滿意,卻不料身后有人道:“孺子可教也。”
回身一看,是一老道,仙風道骨,手執佛塵,班超詫異之余,拱手道:“道長有何指教?”
"我觀你面相不凡,千秋功業已在眼前。"
“面相不凡?千秋功業?”班超雖然一臉驚訝,心中不禁大喜,趕緊向前一步,“道長此話從何談起?愿聞其詳。”
老道一笑,甩動佛塵,不緊不慢地說道:“我看你下巴如燕,脖頸如虎,飛能食肉,萬里可稱侯。此等面相斷非凡人,多加努力,不要枉付此生。”
他雖然年歲已高,卻聲如洪鐘,字字如雷貫耳,聽得很是真切,班超不由得想起早些時候的一段往事,先帝劉秀年輕時身為平民無人賞識,唯有南陽術士蔡少公見過一面后說出“劉秀當為天子”,此時正逢國師劉歆改名為劉秀,大家都不約而同,認定蔡少公所言必指國師無疑,沒想到劉秀卻半笑不笑地說:“如何斷定不是我呢?”眾人哄堂大笑。后來的結果是:劉歆慘死,平民劉秀榮登大位。由此面相一說越傳越神,由不得人不信。只是此一時彼一時,劉秀起兵之時正值王莽篡位導致民怨沸騰戰亂四起,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本朝又有遺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劉秀身為皇族之后,當上天子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現在國泰民安四海升平,高官厚祿盡是功臣后代囊中之物,自己區區一介書生,又如何上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