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石榴貝貝的第10篇文章。
寶寶進入一歲后,開始會叫“爸爸”“媽媽”等,也會嘰里呱啦發(fā)一些奇怪的“外星音”,語言發(fā)育早的寶寶可能已經會說幾個單詞,這對媽媽來說育兒樂趣隨之倍增。
在寶寶說話欲望強烈的關鍵時期,我們該如何正確引導寶寶,提升寶寶的語言能力,促進語言發(fā)育呢?
寶寶從一歲左右開始慢慢地學說話
寶寶1歲~1歲半是咿咿呀呀學話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可能開始會發(fā)一些有含義的發(fā)音,比如“嗚嗚~~(車)”“汪汪(狗)”等。有的寶寶也會開始發(fā)“嗯(表示回答)”“拜拜(再見)”“沒沒”等社交性的語言。這時,寶爸寶媽不要心急,雖然家長都期待著“之后寶寶會源源不斷發(fā)很多音,說很多詞”,但其實語言是慢慢積累的過程。
寶寶用“嗚嗚~~”這一個發(fā)音,可以表達“看,車!”“要小車”“想坐車”等各種意思。爸爸媽媽可以一邊猜測寶寶這句話是想表達什么,一邊和小寶寶交流。而且寶寶雖然還不會表達很多,但他們會認真聽爸爸媽媽說話,并把這些話記在心里,這也是一個語言存儲的過程。所以多對寶寶說話,多交流是語言啟蒙的關鍵。
與寶寶交流的竅門
多說寶寶容易記憶的具體物體的名字
寶寶處在記憶單詞的時期,不管寶寶自己會不會說,媽媽都要告訴寶寶“這是……”,也推薦大家使用一些嬰兒語言,比如說“這是小狗,汪汪”,“這是小貓,喵喵”。
表情豐富地給寶寶讀繪本
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看繪本,并聲情并茂的給寶寶講故事。當繪本中出現動物、車等名字時,可以反復給寶寶讀,同時指給寶寶看,讓寶寶能把詞語和畫面聯系起來。
通過游戲提升語言能力
寶爸寶媽可以通過音樂,配合音樂節(jié)奏一起運動,并反復唱歌詞的一部分唱給寶寶聽。這里也推薦幾個小游戲,可以幫助寶寶語言發(fā)育:
扮鬼臉游戲:可以鍛煉寶寶的口腔、舌頭,從生理上為寶寶的語言發(fā)育做準備。
給寶寶錄音:讓寶寶聽到自己的聲音,寶寶一定會很新奇,也會讓他更樂于發(fā)音,同時也能幫助寶寶聽覺發(fā)育,對語言發(fā)展有很大幫助。
多帶寶寶外出親近自然
外出時,寶寶能接觸到家里沒有的東西,可以撿一片樹葉給寶寶,告訴寶寶這是樹葉,告訴寶寶這是什么顏色,這對寶貝來說都是接觸新語言的機會。
寶寶愛模仿,通過模仿學習語言
寶寶平時會看到并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比如“干杯”“喂”“請”等等,寶寶的觀察是很敏銳的,家長要告訴寶寶每個動作是什么,讓寶寶通過模仿也學習到語言。
讓寶寶成為小幫手
當寶寶可以多少理解一些媽媽的話時,我們可以開始讓寶寶成為我們的小幫手,比如可以說“寶寶,給媽媽拿個杯子”“寶寶,把垃圾撿起來”等等。
在寶寶的語言發(fā)展中,1歲到1歲半是啟蒙期,這個時期語言是吸引寶寶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所以爸爸媽媽平時要給寶寶良好的語言刺激,對寶寶多說、唱歌、講故事,引導并激勵寶寶的說話欲望。
【未經許可 | 禁止轉載】
倡導科學、快樂的育兒方式
文章兼顧國內外先進育兒理念
也許長,堅持閱讀終將有所收獲
我們終將實現先進的育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