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帶感情的事物都沒有對立面,中庸之道似乎早就決定了一切正確的方向。
? ? 無欲無求本身就是一種欲望,這似乎是悖論,其實欲望和無欲本來就不是對立的。那些向往無欲境界的人,他們只是有不同追求而已,就是佛學也勸人應該有善法欲。所以我以為,該和欲望對應的應該是順應。人可以有欲望有追求,卻無法勉強任何事都如自己的意,這就是順應。
? ? 我應媽媽所托去拜三山國王廟,走到中途發現我沒帶燭,作為一個太過隨意的人,我結果沒有走回去拿燭就拜完了。這時候如果有人說他也是很隨意的人,遇到這種情況也不會回去拿的,我會認為他并不是一個真正隨意的人。對我來說,隨意從來就不是省卻麻煩,隨意只是一種選擇。我也可以說我很隨意,所以結果我選擇回去拿了。在這里,不管我是否回去拿了,我只是做出選擇,而且都很隨意,從來沒想過是否省了麻煩。
? ? 最后引用畢淑敏散文的一句話作為結尾——“愛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