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時候這個時代變了,剛剛才從學校里出來沒幾年,就感覺快跟不上時代了。
在我們那個年代,知乎上都是大叔,我們都是一群小菜鳥,嗷嗷待哺。
一個問題,到處邀請,大叔們偶爾臨幸,覺得可以幸福一整天。
轉戰簡書后,發現簡書上大多都是孩子,看到一些文章和作者都是學生或者剛從學校畢業,發一些自己的學習成果和資料,并樂于分享自己的進步。
我都快不知道要混哪個圈子了,到底是叔叔圈還是小孩圈,對不起,我有點亂。
自媒體的這兩年發展太快,從微博大V,知乎大神,到各路公眾號,網紅,一時間風起云涌。
可能是資本的力量太過強大,這個圈子里太多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傳奇和神話,
一個熱點,一個話題,往往運營的好可以吸引百萬加的閱讀量,粉絲暴漲。
在這個粉絲即價值的年代里,加上各路風投資本的介入,粉絲變現也變得更加容易起來了。
所以,各路大軍進入這個領域,由于成本和起點比較低,大家都樂此不疲的點贊,分享,喜歡,創作。
可是,這有什么價值?
人心易被輿論和媒體導向,自媒體這個術語也是2年前創業時,在創業圈很時髦的話語。
可能大家都不是滿足于現在的媒體導向,就跟大家喜歡翻墻一樣,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好。但是經過前幾天的表情包大戰后,我們幡然醒悟,原來設墻是為了保護別人家的孩子.....
互聯網自媒體發展的趨勢未來會變成怎么樣?
從現在看來,應該是起步后準備進入正軌的階段。涌現了各路網紅以后,就像互聯網巨頭們的發展一樣,會慢慢開始細分,首先是平臺的細分,簡書,知乎,微博,微信,脈脈這些比較大的自媒體平臺,根據使用人群的不同已經做到了用戶的細分,剩下的就是從內容上的細分,科技,服裝,美妝,書籍,搞笑等等,在合適的平臺,合適的時間,推送合適的內容,才能精準的找到你的粉絲,并找到自媒體的定位。這樣才能長期生存下去,保持一定的用戶粘性。
自媒體靠什么活下來?
其實,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真正的自媒體是否應該是非盈利機構。
現在的自媒體90%以上,都是想通過自己的風格,個人化的情感的帶入,其實有時候太過主觀,而這樣的內容反倒是符合大眾的口味,這是不是一種扭曲,我也不知道,估計也沒有人知道。
真正應該獲得大眾關注的自媒體,是否應該是沒有生存的壓力,但是卻能夠公正客觀的去表達一件事情,追求信息的對稱,抱著柯南的精神,追求“真相只有一個”的信條。
其實,在這個全民自媒體的時代,體現出的是大眾想說點什么的沖動,表達和追求個性在現在顯得尤為重要,至于以后會變成怎么樣,隨他去吧。
我們只是一群找尋自己價值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