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移動醫療APP數量的興起,諸多創業者把目光投向了“分級診療”。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中醫美容年會上,專家提出,應該采用移動醫療手段來推進“分級診療”,逐步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移動醫療
一份全國百強醫院排名榜單顯示,約半數優質醫院集中在北上廣。在醫院綜合實力百佳榜中,北京、上海和廣東就占去51席,其他優質醫療資源也多集中在省會城市。此前,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就表示,老百姓不能都到北、上、廣看病,緩解看病難、看病貴,首先要讓各個地區都有醫療中心,讓老百姓得病不必都進省城,90%能夠在縣醫院得到解決。
廣東省人民醫院主任孫建方指出,通過互聯網開展診斷,醫生的碎片化時間被充分利用,接診能力大大提升。
作為皮膚科專家,孫建方坦言,通過手機APP開展線上診斷或咨詢,皮膚疾病領域的優勢特別明顯,因為“很多皮膚疾病基本靠看”。國外的一項相關調查統計顯示,在皮膚病診療中,患者在線下診所看病與在線上問診相比,其診斷結果一致率高達90%。
移動醫療
會上,移動醫療是分級診療的有力“抓手”成為不少“移動醫生”共識,相比大平臺,一些垂直領域的互聯網醫療平臺模式更為清晰。
雖然發展火爆,但國內多數的移動醫療企業仍然處于用戶積累的初級階段,比如現在比較熱的消費型醫療概念設備,大多集中于某些簡單數據的監測與記錄上,缺乏對數據的深度挖掘,互動性較差。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多數移動醫療企業均未解決一個最為核心的問題:不論是慢性病的管理還是為客戶提供遠程醫療,所有數據的最終接收端應為醫生。但由于我國公立醫院醫生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放,醫生很難通過這些移動醫療為客戶提供詳細充足的專業建議。此外,移動技術在應用中還存在許多挑戰,比如移動應用少、技術限制、安全性、預算等,這些因素讓國內移動醫療最終實現盈利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