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兒4歲的時候,我決定給女兒存錢,準備在女兒18歲的時候,為她存夠50萬,作為她上學以及出嫁時的費用。這個50萬沒有經過計算,是拍腦門決定的。
如今兩年過去了,這個目標進行到了哪一步呢?
20年春節女兒收到了5000元壓歲錢,我全部投資到了可轉債上,到20年底的時候,收益1000元左右,變成了6000元。
21年春節收到了近10000元壓歲錢,我給湊了個整,賬戶中有了總共20000元,全部買了可轉債。
21年中,收到了長輩給的45000元紅包,到年底的時候,加上收益,有了近75000元。
22年春節,收到壓歲錢10000多元,我又給湊了個整,賬戶中變成了90000元。
14年存50萬的計劃,如今過去了兩年,已經有了9萬元。
意外從長輩那里獲得的4.5萬元,讓女兒賬戶中的本錢有了一個比較高的起點,雪球更容易滾大滾起來,也讓這個本來還有點吃力才能完成的計劃可以輕松完成。
在接下來的12年中,如果平均每年能有10%的投資收益,再加上每年1-2萬元的春節紅包,50萬的理財計劃可能會在女兒18歲之前完成。
50萬說出來感覺還是挺多的,但是細細算下來,把達成時間調整好,其實也是一個能實現的目標。不過所有的前提是做好可行的規劃,比如估算好孩子每年能收到的錢,以及自己每年能給孩子添的錢,這個是比較容易得到的數據;還要清楚自己的理財能力,不能只看一年兩年,至少要三五年的維度來了解自己的評價收益率,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自己滾雪球的速度。
接下來就是堅定執行了。
理好自己的資金情況,給孩子存的錢專款專用,只能存著理財直到孩子18歲,不能因為自己要用錢就挪用孩子的錢,這需要在計算每年存款額度的時候就計算好,家庭收入中有多少是可以給孩子的,也就是有多少是可以多年不動用的,只有常年不動用的錢才能放到孩子賬戶中進行長期投資。
理財要趁早,因為在孩子要大量用錢的時候再拿出錢來,可能會因為沒有準備而有些困難,或者雖然拿出了錢來,卻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水平;另外趁早規劃還因為復利的巨大力量,時間越長越能得到指數級的效果。
你家有娃么?開始給娃做理財規劃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