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有三個社交賬號,QQ、微信、微博,每天都在刷,明天都在線。
? ? 大概是四年前,上高中的時候申請了一個QQ號,加了很多好友,但其實很少聊天,空間里的說說卻每天都在更新,基本上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話,不明緣由的矯情,有時候發到詞窮,還會在百度上搜一下適合發說說的句子,現在想想真是可笑,可能那時候就是想表達吧,畢竟多愁善感的年紀,也可能是為了增加說說點贊量和空間訪客量,畢竟還有著對初次使用QQ的新鮮感。但后來,發說說的量減少了,內容也改變了,基本上就是周遭發生了什么自己認為重要的事件才會發出來分享,只不過還是會有一點在乎訪客多少,點贊多少。在回來,除了轉發一些重要的信息,基本上不會發說說,因為發現很多人刷空間看說說只是為了kill? time ,只是滑手機然后一一點贊,有的會瞥一眼,有的只是一滑而過。曾經發過一條說說:“真正懂你的人,看的不是你的空間,而是你的世界。”既然沒人在乎我的世界,那么矯情給誰看,重要的是和誰分享,只有轉發的重要信息他們還會看幾眼,只有自己在乎自己,那么還發說說給誰看?有一百多個好友,但沒有一個可以聊天,可以噓寒問暖的,可以互相幫助的真正的好友,聊天的功能對我來說基本上沒有什么用,QQ空間里,曾經的矯情與分享,大部分也都設為了僅自己可見,反正沒人在意,就隨便了。所以現在QQ對我來說只是眾多消磨時間的軟件之中的其中一個。
? ? 微信 ,用的時間也就兩三年吧,好友也有四五十個,同輩的很少,因為我們都習慣使用QQ,大部分好友都是一些長輩和師長,所以朋友圈更是少發,第一個朋友圈是分享的一首歌曲,為我偶像的新歌打榜,好像當時QQ微信微博都發了。后來,幾個月前,發了第二條朋友圈,是一個營銷的發朋友圈送東西的(我當時竟然信了!!!)可是發的時候,我不會用,就百度了一下發朋友圈的步驟,然后就這樣,但后來還是把它刪了。所以,我的朋友圈了只有一個音樂分享,就算是想發,可是沒有同齡人,沒人會懂,長輩和師長看了吧,代溝太大,又會由一件事扯出一大堆事,太尷尬,僅自己可見吧,那我還不如發說說,多么熟悉。而且,一直有個疑問,為什么有的人發完說說發朋友圈,內容還完全一樣,真的很好奇那些人的想法。
? ? 微博,太早了,14年吧,就申請了,但當時不太會玩,看了一下我的第一條微博還是16年發的,后來,漸漸熟悉了,關注了我偶像和感興趣的一些明星,二十多個,粉絲很少,基本沒有。但是,微博卻是我最喜歡的社交軟件,每天都會發,有的是一些感想,有的是早安晚安問候,有點是腦海里蹦出的一句話就變成文字發出去了……很多很多微博,與我有關的與我無關的,有趣的無趣的,傷感的快樂的,矯情的真實的,很多很多,閱讀亮很少,點贊評論根本沒有,可我還是很快樂,享受發微博的快樂,不用在意內容,隨意吐槽,所以矯情,不用在意訪客,反正又沒人認識我,活在我自己的小小的卻又大大的世界里,沒有人打擾,沒有人評價,肆意的生活,肆意的瘋狂,肆意的成為自我,肆意的享受快樂,一切多么美好。
? ? 為什么越來越少發說說朋友圈了?知乎上有個回答是這樣的:認識到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99%都與旁人無關;感覺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于語人無二三;厭倦的不在需要用旁人的認同填補內心的空虛和迷茫;以及,不做微商。對啊,我為什么越來越少發說說朋友圈,因為我不在乎你時候在乎我,厭倦了那些虛情假意,我只想活的更灑脫,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