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了《跨星歌王》節目中一個人為了紀念張國榮扮演的程蝶衣而演唱了一首歌,而我恰巧想趁著閑暇看一部電影,加之我媽媽不止一次提到過張國榮出演的《霸王別姬》,我就在網上找來看起來。
從小生得纖弱如女孩子的小豆子就被在妓院的母親送到戲班子學唱戲,師傅要求很嚴格,男孩子經常挨打挨罰。小豆子有個師哥總是護著他。因他的長相清秀,師傅就讓他唱旦角,他開始并不配合,總是把“小尼姑年方二八,被師傅削去了頭發,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念成“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為此總是挨打,還甚至耽誤了戲班子的生意。師哥段小樓出于保護他的目的,不忍地把個煙袋鍋搥進他嘴里胡亂攪和,還絮絮地罵:讓你再念錯……小豆子嘴角流著鮮血,以后就再也沒唱錯過,而且完全和那個虞姬融為一體。時光飛逝,他們都成了名角,小豆子有了自己的藝名:程蝶衣……
程蝶衣整個生命都獻給了戲曲,獻給了藝術,當臺下陷入混亂沒人聽戲的時候,他仍投入地演著唱著,根本沒有注意臺下的情況,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就連臺下的人都被他所震驚感動鼓起掌來。他一生一直投入這一部《霸王別姬》的戲曲中,完全和他的男性角色隔絕了。可是段小樓卻活在現實中,劇中形容程蝶衣最恰當的話就是“不瘋魔不成活”。他是幸福的,一生能把一件事做到淋漓盡致,也不辜負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但他又是凄涼的,他愛的那個楚霸王根本不存在,段小樓只是個角色,是虞姬太認真太癡太傻怪不了別人。最后那一幕他們二十幾年后回到舞臺,程蝶衣唱完了她的戲,真的像歷史上的虞姬一樣拔劍自刎了!可能這也是他最好的歸宿!他不能活在現實中,段小樓是假霸王,而他是真虞姬。程蝶衣不怕死,拍的是對不起戲劇。段小樓絕對不是程蝶衣心中要的那個楚霸王,他仗義而世故,是真正融入世俗生活的男子,程蝶衣最后自刎的原因是對愛情徹底灰心,這世間再也尋不到他的霸王了……
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這演戲的人---張國榮。他在拍攝完《霸王別姬》不久就自殺了。我在網上查閱了很多有關他的資料。才明白我為何對這部戲有深切的感觸。他演得太好了。他在接這部戲之前看著劇本,夾著煙卷的手微微顫抖了一下說:“這就是我啊!”,他不是在演戲,而是在過另一種自己的人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演戲打到的最高境界莫過于超拔于“演”而去“活”。這部《霸王別姬》上映后,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中國電影的開端,其實不然,這是中國電影的結束。20年來,中國再難出這樣的好作品。為此,我心里很難受。為什么?現在只有咿咿呀呀談情說愛戲說搞笑低俗的東西,沒有綿長的回味,沒有深度的咀嚼,都缺少鉆研精神。張國榮在電影開拍六個月前一直在學習戲劇,每天練習壓腿,他在電影中的舞臺動作與唱詞如此契合,以至于我一直以為那是她本人唱的。現在可以認真到他這個境界的演員為數不多了。可能真正的藝術家都不屬于這個世界,他們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只好離開這里。程蝶衣飛走了,張國榮也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