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陳懷恨
《壹》(將軍角度)
長安城外十里桃花
那是你我幼時的歡樂天地
我常在桃花下舞槍
你吟誦上邪給我聽
每次看你時
你都兩腮紅紅,低頭望著腳尖
氣著說我的名字:
上官元珠——上官原來是頭豬
世人都說你有傾世桃花之貌
道你最愛桃花、與桃花為伴
可只有我知道你只屬我一人
只為我吟那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貳》(公主角度)
十五歲那年,
匈奴兵犯北疆
十萬鐵騎連下十余城,
邊城危急
也是那一年,
我知道我的桃花園安靜不再
你隨你父親奉命北征討胡
臨行前,
我哭著給你整理軍裝
把我為你祈求的平安福塞入你的胸口
你輕撫我的秀發說
想要再聽我詠上邪
聽著我給你再次吟詠的上邪
你對我說:等我凱旋,陪你賞桃花開
灞橋上我望著你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視線
卻不知道,再見你時我卻要為他人婦
《叁》(第三角度)
十萬狼騎橫行漢家山河
帝欲以和親保三十年平安
看著被匈奴王選中的、
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
皇帝知道即使自己再不舍也改變不了
和親隊伍走的那天,
滿城雪花飛舞,
似在給公主送別、
又似在為公主的遭遇哭訴
或是在為這大漢山河的不幸悲痛吧
帝沒有親自來送公主
只是差人捎來了一句話:
下輩子,別再投生帝王家
出了長安城,公主又去了自己的桃花園
最后一次,以后怕是再也見不到了
公主折了一枝桃花,插在自己的發髻上
“只可惜,你不在”
《肆》
雁門關、城北十里外
將軍看著公主,她一襲嫁衣
如火般灼傷了天涯,
她是和親的公主
公主看著將軍,他銀裝鎧甲
上面還殘留物不知是敵人還是自己的血跡
他是大漢的將軍
他們注定孤獨一生,天涯兩端
“帶我走”將軍沉默,
“我不想嫁給匈奴”將軍沉默,
“我只愛你一人”將軍轉身離去,
怕壓抑不住自己的心
一步一步,耳邊是公主的上邪
還有“上官元珠,你這個負心漢”
這一切,漸漸地都消失在風中
長安城東、十里桃花園
將軍手里還捏著
公主從匈奴王庭讓親兵
送來的書信:
大漢將軍親啟
這么生分,怕是真的傷了她的心
但是家國忠義、君令父命
都令他不能夠違抗
看著她那無助的哭泣,將軍的心也在滴血
世人都說她如傾世桃花
卻不知一夕桃花雨下
“上邪,我愿與君絕”
紙上只有寥寥數筆
江山,早已為你我說定了永別
又哪里敵得過似水流年
可笑我輕負你如花美眷
將軍走出桃園,來到帝前
“臣愿守衛雁門,絕不讓胡人再入我漢家河山半寸,乞求今上恩準”
一人一馬,
走在長安城的街上
有雪花落在將軍的肩頭和發上
將軍好像聽到了塞外的春風在哭泣
輕嗅著風中夾雜著血的味道,
似烈酒般濃郁
眼前是浴血戰斗中的漢家兒郎
兵戈之聲吞噬曠野
而你給我寄來的書信
大雁的哀鳴又能傳去多遠
你吟誦的上邪,
從此我也在聽不真切
《伍》
又是一年飛雪時
將軍收到一封從北方傳來的書信
信的封面是一片空白
打開后將軍只看了一眼
便吐了一道血箭昏厥了過去
手里還緊緊的抓著信紙
“有緣無分,
妾今后再不能為將軍吟上邪了,
三年離別,妾一心唯屬將軍一人,
未改也。”
公主遠嫁匈奴
三年后郁郁而終
從此以后,
將軍再也沒有離開雁門一步
沒有回到大漢的長安
沒有回到他和她的桃花園,
多年后,
在一次匈奴的侵犯中
在千軍萬馬中
再也看不到將軍的身影
與數百士兵守城三日
為他的大漢灑盡了最后一滴熱血
匈奴震撼于將軍的英勇
收斂將軍的尸身送還到了長安
長安一別數十載,
不曾想這一回卻是馬革裹尸
而他的她卻長眠在塞北的大漠里
當初的人兒卻早已不再
當初的桃園也經不過歲月的摧殘
再也沒有了生機
帝感其忠義,也為他們的愛情唏噓
下令重修桃園,后葬將軍于此
明年的這里,
也許會再成一片桃花的海洋
只是當初賞花的人
卻只能睡在這里,
再也醒不過來了
而當初的那個
凱旋歸來陪你賞花的誓言
也只能被吹散在了風中
再也沒人會記得
【完結<( ̄3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