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008篇
時糖0402
來自時糖
00:0014:06
初讀摩詰的詩,是在幼時,尚不知這世間情為何物。而后,是聽到王菲的《紅豆》,一曲優柔婉轉的旋律印刻在心。
還沒好好的感受
雪花綻放的氣候
我們一起顫抖
會更明白什么是溫柔
還沒為你把紅豆
熬成纏綿的傷口
然后一起分享
會更明白相思的哀愁
想來這愛情許是不可名狀的憂思,又或許是發尖纏繞的哀愁,直到日后遇見了那個牽腸掛肚,縈繞于心的人才漸漸明白這般入骨相思,是苦亦是甜。
一如這江南的千年古樹,歷經流年洗禮,苦渡歲月枯榮,這背后的愛恨糾葛故事只講給懂的人聽。
01 相思一樹樹滿心
說到紅豆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是一種生長在熱帶地區的常綠喬木。
而在地屬亞熱帶的江陰東郊顧山鎮的一個小村里,卻有這么一棵參天大樹,它是全世界緯度最北的一棵,也是歷來被文人墨客最為贊頌稱奇的一棵。
世上所有紅豆樹均為常綠喬木,只有顧山紅豆樹是冬季落葉樹種,它在植物學上是獨科分支,稱為"顧山紅豆樹"。
江陰有三奇:奇人徐霞客、奇碑心經碑、奇樹紅豆樹。
要數最神奇的非這紅豆樹莫屬,紅豆樹亦有三奇,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奇:紅豆老樹原干已腐,現存的枝干是乾隆年間新長。
相傳元代期間,一場罕見的雷電把紅豆樹擊枯。至乾隆年間,紅豆樹奇跡般地復活,枯干腐株卻孕育出新生命,連理二枝正是生命的延續。
二奇:紅豆花開素無定期,每遇氣候異常年景,便開花結果。
氣候越特異,開花結果越多。最近的一次盛景便是2015年,三棵紅豆樹開花萬朵,結籽千顆,滿園花色,蔚為壯觀。
三奇:紅豆花花白如雪,葉子形如心房,果實火紅如血。
又圓又大的紅色果實,晶瑩明澈,比世界上所有其他的紅豆都要大。人們將殷紅似火、光鑒玲瓏的紅豆,嵌在戒指、手鐲、項鏈等貴重飾物上隨身佩戴,祈求幸福。
豆一粒,人一囊,紅豆雙雙貯錦囊,故人天一方。
似心房,當心房,偎著心房密密藏,莫教離恨長。
紅豆花白,寓意愛情潔白神圣;紅豆果紅,象征愛情是心頭一抹朱砂痣。
不僅被稱為“相思子”,當作愛情的信物,還被賦予了“吉祥壓邪”的寓意,作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它的珍貴由此可見一斑。
02 昭明太子留文明
說它是千年古樹,還真不賴,相傳它是一千四百多年前梁代著名文學家昭明太子蕭統手植。
昭明太子,名蕭統(501—531),字德施,小字維摩。南蘭陵(今武進)人。梁武帝蕭衍的長子。天監元年(502)十一月立為皇太子。天資聰明,讀書過目不忘,善詩賦,尤愛文學,所著文學選集《昭明文選》,就是他在顧山香山寺編修的。
531年,蕭統積勞成疾,不幸早逝,武帝追加謚號為“昭明”,后人稱“昭明太子”。
蕭統在顧山居住了幾乎大半生,除編選《昭明文選》外,還種植了兩棵“奇樹”。一株是譽滿江南的十里紅茶樹,江陰各時期的邑志中都有記載,并錄有詩文頌之;另一株便是情滿中華的相思紅豆樹。
在此期間,他還編訂了《陶淵明集》,還給書集寫序,給陶淵明作傳,第一個肯定了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文學史地位。
或許蕭統和陶淵明本性里的那種灑脫悠然是相輔相成的,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緊不慢、不溫不火的性子傳承了千年江陰精神。
而后,一代又一代的江陰人秉承著不爭不搶,悠游自在的獨立自由精神,在發展城市文明的道路上開疆擴土,銳意進取,不知不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03 愛情傳說久流傳
至于昭明太子手植紅豆樹的原因,這里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自梁武帝在江陰顧山建了一座“香山觀音寺”后,太子蕭統便代父出家,在顧山選文讀書。暇時便到山腳下的古塘小鎮察訪民情,某日傍晚,天色正好,他偶遇一女子,眉如遠黛,眸若寒星,素衣麻布不掩風姿。可女子乃是離古塘不到三里的一座尼姑庵里的小尼姑,奉師命下山采辦菜蔬來的。
兩人談天說地,從佛經聊到教義,從傍晚聊到夜深,兩情相悅,暗生情愫。
后來,兩人常常相約促膝長談,太子終是亮明了身份。可是門戶、聲譽、禮教不容,兩人最終沒能在一起。這個世間情愛之事往往不能自已,世俗的偏見,禮教的桎梏拆散了多少癡男怨女。
相思是多情種下的禍根,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女子因相思成疾,久病而亡,太子聞之,悲痛欲絕,遂在女子生前所居之處手植了這一株紅豆后離去。
歷經千年風霜雨雪,千錘百煉,這棵紅豆樹依舊枝繁葉茂、其葉蓁蓁,引來無數善男信女頂禮膜拜。想起李商隱與那小尼的愛情,也似這般“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想這幾千年來唯一不變的是每一對愛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江南的愛情故事向來是數不勝數的,從宜興的“梁祝傳說”、無錫的“梁鴻傳說”,到太湖的“西施傳說”,再到江陰顧山的“昭明傳說”,每一段都蕩氣回腸,美麗動人。
聽著一段段故事,那么,我們向往的愛情究竟是什么模樣呢?
就像紅豆院門前寫的那兩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也像偶像劇里說的那樣“山盟海誓,地久天長”,又或許像書里描述的那樣“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我們終其一生忙忙碌碌,都在尋找愛情的影子,不需要多轟轟烈烈,千回百轉,煙火人間氣息里的愛情,才是最難能可貴的,不是嗎?
04 江陰故事刻人心
歷代的江陰人便是這樣的,愛情會被生活里的柴米油鹽打磨的愈加精致,像窖藏多年的酒,愈久愈醇香。
爺爺今年八十三了,奶奶今年八十,兩個人一起攜手經歷風雨五十余年,卻依舊初心不變。
每一次出門,爺爺走在前面,只要過不久,就會回頭看看奶奶在哪里,在他眼里,那個人會一直在他身后找她,所以他要等她。
爺爺年紀大了,有點耳背,老是把這個聽成那個,奶奶就不厭其煩的給他講,有的時候還會故意拿爺爺開玩笑,逗我們開心,可是在她心里,不管爺爺變成什么樣子,她都會喜歡。
有一次奶奶出門辦點事,爺爺找不到奶奶就急急忙在家里亂找,差點急哭了。奶奶回來卻笑嘻嘻的說:不用你找,我又不會走丟。一臉嫌棄的樣子,卻掩不住嘴角上揚的弧度,她知道,他在乎她。
他們倆都有點像小孩,年紀越大越是顯得可愛,我想這就是相互影響的結果吧。
小城里的每一段平凡的愛情都值得被歌頌,一對對新人變舊人,跨過銀婚,跨過金婚,一起執手看夕陽。
還有一對老夫妻,奶奶腿可能受傷了,需要做康復訓練,爺爺每天傍晚都會推著輪椅,帶奶奶去小區活動場所健身。奶奶扶著單杠,爺爺就坐在奶奶的的輪椅里看著她,眼神里全是深情。
這大概就是愛情該有的樣子,等你頭發花白,我依舊會攜手陪你看風景。
此圖來源網絡,違侵刪
05 文化傳承締新城
紅豆不僅僅被當作愛情的信物,許多人還借紅豆寄托對祖國、對故鄉和親朋的眷念之情。這其中的寓意又進一步升華了。
于是,由紅豆樹傳承下來的愛情信仰和小城文化影響著代代江陰人。
對愛情的忠貞,對生活的激情,對祖國的熱愛,都是江陰人民的文化信仰。
伴隨著這種文明的力量,我們不斷改革創新,勤勞踏實,對人坦誠,對事認真,獨立自強,江陰正在朝著現代化新目標奮力向前。
<e n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九寶寶
圖|九寶寶&網絡
糖糖說:歡迎你到江陰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