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比往常回去的晚些大概二十六才回去 初四就走了。
有些話總是哽在喉嚨里,所以決定說出來也許比較好。隨著年齡的增長,情感更加細膩了點,每次回老家心中總是感慨萬千思緒繁雜。
外婆71,外公76了。從未過過一次壽,他們說沒有必要。可是誰不知道他們是在體諒子女的生活艱難呢?外婆是個操勞命的人她除了睡覺時間沒有一刻不在做事,她在家里開了一個小賣部,無人光顧時她就在煤氣旁擦擦洗洗,一會跑到樓下洗衣服一會跑到陽臺晾衣服或去街上買些菜回來。外公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去世了,從小吃的苦比我們吃的米還多。他知道我喜歡吃番薯,到現在…79了…還經常去山上干活,挑著重擔上山下山。他不善言語,春節時大家都在家里嗑瓜子聊天,他總是默默的不說話坐在旁邊聽著。他從來沒對我說過一句“讀書時照顧好自己”的話但是我回到家的時候他總是叫我吃這吃那。到了番薯收獲的季節,他總是托人把它寄來給我。外婆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每次想起來眼眶總是濕潤。“你們都出去工作讀書以后,我心里總是空落落的。”這是她在一次我快要去城市里讀書的時候她說的。這是一個老人最質樸的言語,卻也是最讓我心痛的言語。
在外婆家有一個傳統,就是大年初二的時候全家幾代人都要一起吃飯。外婆有六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我的外婆已經當了大奶奶大外婆了。所以聚餐時已是四世同堂了,三張大桌子。她總是忙忙碌碌給大家拿碗、拿飲料,不曾坐下來吃一口菜。總是等大家吃完了她才吃幾口她愛吃的八寶飯,然后又開始洗碗擦桌子等等。我每次叫她坐下來吃,她總說:“沒事,你們先吃,我看著你們吃開心!”是啊,她最大的愿望也不過是看著大家一起高高興興平平安安的坐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可是每年大家團聚也不過春節那幾天時間。那是她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
她對我和弟弟說:“我總盼望著你們快點放假回來玩,看著你們在家我也開心。”每年一放假回家她總是問我們什么開學,等開學前再出去吧。每次放假結束后,她總是問我元宵節回來過嗎?國慶節回不回來玩幾天?鄉愁,大概是他們帶給我的。說實話,剛從故鄉離開的頭兩年確實非常思念,隨著城鎮化的發展現在的故鄉與城市的差距并不大。這兩年我對故鄉的記憶越來越模糊,童年在鄉間的小路上挖幾個坑玩彈珠、捉迷藏,在烈日炎炎的午后到井旁邊泡腳,在退潮是在海邊散步…這些事好像離我越來越遠。去年我還跟著表哥表弟到山上烤地瓜,今年我沒有…在老家那幾天也是抱著緩存的電視劇看而已。鄉愁,好像不是故鄉帶給我的了。我回老家最大原因,其實是陪陪老人。讓他們開心開心,僅此而已。
大年初四,我便從鄉下回到城市里,臨行前外婆幫我收拾我的行李。她把一袋橙子放在我行李旁邊讓我帶走。我說你放著吃吧,我自己買也很方便。她回答:“你帶走吧你帶走吧!你們不在家的時候我就買幾顆蘋果也忘了吃都爛了,放在我這浪費。”文筆不好不知怎么表達我內心難過,經歷過的人大概會明白的。
隨便說說話,不知怎么結尾。也不用結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