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小長假,在某一座不知名的小城,某一所不知名的大學,發生了這樣一個你們聽起來也不怎么偉大或者驚嘆的故事。但我卻想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給大家講講,因為它關乎一群人沉睡已久的夢想。
他們一行四人,兩男兩女,計劃從學校出發,用三天的時間徒步走完160多公里,到達另一座城市,然后趕在假期結束的最后一個晚上做火車回來,繼續上課。
第一天,懷揣著興奮的心情,他們走了50多公里,到達指定地點。第二天,走了70多公里,上午體力還可以,下午有三位伙伴的腳已經開始起水泡。第三天,他們的體力和耐力已經接近極限,只走了30多公里。幸運的是,也在指定的時間里趕到了火車站,并順利買上回學校的票。
他們這一路都用照片的方式同步在網上,我時刻關注著。從照片上,看得出他們的開心,也看得出他們的疲憊。雖然沒有親臨現場,卻能真切地感受著他們所經歷和目睹的一切。
他們回來上課后,我在課上讓領頭的伙伴準備了一篇演講,讓她與同學們分享一下這一路精彩的故事。
她說這件事其實已經計劃很久了,可是一直沒有實施,因為我在課上的一段話,他們才堅定了出發的信念,一定要在這個假期完成這件事情。出發前,她告訴與她同行的另一位瘦瘦的女同學:如果你堅持不下來,我不會送你回來。那個女生斬釘截鐵地說:放心,我一定能堅持下來,堅持不下來,我自己打車回來。
我問她,路上的風景美嗎?
她說:美,太美了,從來沒有像這次旅行一樣,認真的去感受所遇到的每一個村莊,每一片田野,每一種植被,每一次花開。
我又問她,路上有什么有趣的事嗎?
聽完,她露出自豪的表情:我們走了一半的時候,遇到一個很好的大叔,他問我們干什么,我們說徒步旅行,要完成160多公里。那個大叔說你們還回來嗎?我告訴他因為假期有限,返程只能坐火車。大叔遺憾地說,那太可惜了,還想我兒子跟你們一起走呢,鍛煉一下,他平時太沒耐性了,下次你們再走一定告訴我一聲。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大叔。
在走的過程中,我們還遇到許多像我們這樣的騎行者,他們經過我們的時候,都會給我們加油鼓勵,那時候就會很感動,也為自己驕傲,信心也就更足了。第二天的時候,我的其他三個小伙伴腳已經起泡了,我的還沒有,我們路過一片綠草地,就趴在上面,一邊曬太陽,一邊給彼此踩腿按摩。到了中午,路過一家銀行,我們找了幾張報紙,在等候大廳的椅子上,簡單的鋪了鋪,就睡過去了,因為實在太累了。這一路下來,覺得自己臉皮厚多了,都能豁的出去。說到這里,她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最后我問,你有什么話想跟其他同學說嗎?
她想了一會兒,突然很認真地說:如果你還有夢想,如果你還記得自己的夢想,別再等了,勇敢去追吧。
聽完他們的故事,我忽然很想哭,為他們高興,也為自己高興。雖然對許多專業驢友來說,160公里根本就不算什么。
她叫李秀,是本學期我拓展訓練課的學生。一聽這名字,大家就知道她是個姑娘,但她本人并沒有如這名字所稱道的那樣“秀若桃花”。她個頭不高,沒有大長腿,身材比例也不是那種黃金分割,沒有及腰的長發,沒有白嫩的皮膚,穿衣服大概也是從來不會穿裙子的那種,但整體看起來很健康,很利索。網上有個詞專門形容這類女孩——女漢子。
我不知道她來自哪里,家里有幾口人,正如她也不了解我多大,曾經經歷過什么。我們對彼此的認識僅僅限于每周90分鐘的課程,卻因為一個人用心地講了一段話,另一個人用心聽了這段話,而讓這段話變成了真實的故事。
新學期第一堂課,我向同學們推薦了許多戶外運動項目,比如徒步穿越。我告訴他們趁著自己還年輕,還足夠自由,找機會來一場一個人的旅行,從規劃路線,到訂火車票、酒店,都一一親力親為,拋開手機和導航,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去感受迷路時的無助,去體味無依無靠時的孤獨,去檢驗陌生人的友善,去挖掘一座城市最真實的生活和滄桑。
事后,我告訴秀:看到現在的你就像看到當年的我,可是你比我當年幸運太多了,你遇到了“臭美相投”的朋友,你也比我優秀太多了,我留下了很多遺憾,從你們身上,我彌補了遺憾,謝謝你們。
有人會說,這簡直就是自我虐待嘛,坐火車一個半小時就到了的事,你們遭那個罪干嘛!走了這一趟,不是一樣還得回來像個普通人一樣上課、下課,又有什么區別呢?是啊,能有什么區別呢!無非是在不惑之年,對“不惑”二字有個交代,對年少時那點夢想有個交代,在生命倒計時的日子里,心里過得舒坦些罷了。
青春就是用來折騰的,美夢只有奮斗才有可能成真,李秀他們大概更加清楚地明白這個道理。
此刻的他們正在結伴騎往另一座城市的路上,她又在網上發了圖片,還說騎車騎的屁股疼死了,但是從她露出的笑臉中,我知道就算疼,她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