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
趙雷的《少年錦時》在某音樂平臺上的熱評
《歌手》上趙雷唱了一曲《成都》,無論是歌手互投還是現場觀眾投票都是亞軍,于是有好多人說“趙雷火了”。趙雷不是早就火了嗎?民謠好像一直圈子就特別小,就是那幾個人。
前些天把公號的文章放在朋友圈里,朋友問我關于微信公號運營的東西,其中有同學說感覺做公號的人很文藝青年。當時聽了急忙否認,文藝青年不敢當,更何況公號小白一只。對文藝青年的定義還停留在安妮寶貝筆下的那個有著海藻般烏黑的亂糟糟的長發,腳上拖拉著好久沒洗的帆布鞋,裹著棉布長裙。我可不是這樣的女生。
至少不文藝不矯情。
前些日子好多人愿意45度仰望天空,倚著窗臺點根煙,迷離地說: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或者其他,不過整天45度仰望天空的人容易得頸椎病,大家大概是發現這一弊端,于是趕緊找其他出路。
聽說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這么文藝的辭職信怎么可以錯過,我也要去。笨蛋,人家辭職有男朋友養,你個單身狗獨自出游連火車站都找不到的人裝什么文藝青年。出門左轉扔個垃圾都找不到門口便利店的人瞎湊什么熱鬧。
被別人拍到都是手拿著相機的,而且翻他們的朋友圈相冊,全是: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永遠在路上。大家都是窮游西藏云南這不都挺火的嘛,反正有時間就去了。拜托,你沒錢好歹攢點再出來,想去玩還搞一個眾籌讓其他人的好心給你的詩與遠方買單。一分錢不帶去搭車,哪有那么多好心人,多的只是會揩油的猥瑣大叔。你甚至都不知道青旅是什么東西,甚至不會搭帳篷你確定你還想去流浪?
微博上好多人說我想去趟麗江,去看看風景,去拍拍照片,去找找小屋,而我有學習有工作,那就去聽聽民謠吧。
向往他們的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夠浪跡天涯。
從剛開始宋冬野的《董小姐》,再到陳粒的《祝星》,馬頔的一首《南山南》唱火了民謠。你開始羨慕民謠歌手既可以瀟灑走四方,你不知道他們怎樣賺錢去其他城市,你只看到那種有胸懷有血肉的東西,內心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他唱的就是我,萍水相逢的遇見卻滋潤你心,只能道句各自安好。不用去遠方也可以做一把文藝青年, ?他在唱的東西我在聽,他的聲線讓你著迷他在做的我剛剛好也想做,這就是越來越喜歡你們的原因吧。
其實你只是個普通人,歌單經常會出現一些新的歌,也經常單曲循環,刪掉過時或不喜歡的歌,而剛剛好有那一首歌唱進你心里,于是耳朵里便容不下其它聲音,他們帶給你的溫暖,喜歡他們的歌聲和故事,喜歡他們的平行多元世界。于是你發朋友圈推薦今天聽某民謠歌手的歌好想去遠方。
這和遠方沒多大關系吧?
只不過你喜歡這首歌而已,等新鮮感消之殆盡了,也許那首民謠和其它歌一樣再也不被點到亦或者被刪掉。
你沒有故事,你也不是背包客,甚至連一絲的生存經驗都沒有,然而只想去拍拍找找走走停停看看聽聽如是而已。你覺得一路走下去可能會有故事,雖然自己沒故事可以聽別人的故事。隨便走一路你就想像別人一樣出一本書,哪里那么容易。
一個把酒言歡的夜,一把木吉他,一首老民謠,一個多年的好兄弟,你以為這就是文藝青年,不!這不是!這只是填補你寂寞空虛冷生活的春藥而已,
后來那個文藝青年說,如果我可以不缺席他的每一場演唱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