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已經在四月帶領下讀完非暴力溝通了,實踐中遇到很多問題。我覺得我在選擇性使用非暴力溝通。
? ?我愿意在和孩子溝通中使用,在和老公的溝通沒有太注意。我覺得我們現在的溝通效果很差,經常聊到劍拔弩張。給我的感受,我說的話他沒有認真聽就開始回應,并且是按照給我做解釋的方式回應。似乎我剛才說的話都是指責他,可這真的不是我的本意。我把自己的意思再強調一遍,然后他會繼續解釋,甚至覺得我的語氣已經不好了,嗓門提高了,像吵架一樣……然后,他逃跑了,先不聊了。
? ?好幾次的溝通都是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讓我很沮喪,有時候甚至會生氣。我在想是因為自己表達的需要一直沒能得到滿足,所以我煩躁了?我太想得到共識?其實,仔細想一下,我在跟他說某個話題時,我預設了一種期待的回應,當他沒有按照預設來回應時,我就不接受了,就不能心平氣和了,覺得自己被誤解了。這時,我開始解釋和批判。其實,我需要觀察他所作的表達背后他的需要,他希望我理解他,不指責他,他希望我開心。
? ?我覺得我們過去的溝通方式已經形成了一些不好的模式,甚至是某種條件反射。我一張嘴,他就會緊張并自我防御,這樣的狀態下他沒辦法仔細傾聽,沒法接收到正確的信號,多希望他有一對“非暴力溝通之耳”。這也是過去的我給現在制造的障礙,需要一點點消除。
? ?更多的時候,我太急于表達自己,太急于獲得認同,其實就像劉潤說的,十指交叉的時候,有些人左手大拇指在上,有些人則是右手。彼此都覺得對方的方式特別別扭,但恰恰是自己覺得別扭的方式對別人或許覺得如此自然,這就是差異。他說到,接受差異,感恩多樣性。如果能更多的接受老公和我在同一個問題上認知的差異,也許我們可以在其他方面找到共識,滿足彼此的真實需求,去找到那些方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