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未想過,這一天會真正到來。就像天上的星星,水中的倒影,它無可爭議地存在著,卻從沒想過要觸及。可它就是來了,跳躍般閃現,帶著它應有的璀璨和出乎意料的平易近人。
和幾乎所有二十五歲的女孩兒一樣,我有著可能是這一生當中最具潛力的身體,可以把她塑造成一切我想要的樣子;我有學習的熱情,幫助自己走向前方的未知;我有朋友般的父母家人,給我最大的支持和無盡的理解;我有愛情,那種不怕碰撞反會越撞越懂得的對方;我有朋友,遠遠近近,會想念會不想念的朋友;我還有想得得不到的位置,想買買不起的物品,和想去也去不了的遠方。
前兩天,我突然問了梁同學一個問題:你的現在是你曾經想要的么?他想了想回答說,好像還真是。我也給過自己同樣的答案。
我在一個不說中文的國家,甚至也不說英語。看到過和國內完全不同的海,住過和自己家完全不同的屋子,吃著和豆漿油條豆腐腦小籠包不同的早餐,“享受”著真的不營業不工作的周末。事情也并非看起來那么簡單,我還有過無數次自我懷疑,在每一個聽不懂的課堂,質疑自己為什么選擇重新開始一門語言給自己增加障礙,每一個考試前的晚上,問自己背會那些帶著音符的字母。
盡管如此,我依然幸福地站在二十五這個街口。因為我終于知道了怎樣獲得自己想要的那些,知道了之后的路只會更苦,知道了哪怕再苦,自己也有努力的方向和尋找解決辦法的勇氣。
向死而生,才更勇敢。有和自己的約定,才更披荊斬棘。愿在三十歲到來那一天,我依然可以對自己說,這就是我曾經想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