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
[要尊重每一個人,不論他是何等的卑微與可笑,要記住活在每個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靈。]
——叔本華
她拿起道具刺向了自己
[ FROM:寶珞流蘇]
小趙在江西吉安縣的一個連鎖超市里工作,一名收銀員,一米五幾的個子的她沖出調解室,拿起刀具,刺向了自己。
事情的起因發生在兩天前,作為收銀員的小趙,制止了幾個在店內玩耍的孩子,認為孩子們在柜臺前來回追逐打鬧,影響了她的正常工作。隨后,三名自稱孩子家長的顧客便前來與小趙發生爭執,并粗暴的對小趙進行了輪番扇耳光的舉動。
而自殺當日的調解有兩種不同的聲音:小趙的家屬說,打人的顧客態度強硬,而超市沒有維護員工的權益,還要扣工資,所以導致了小趙采取了這樣的做法。但是超市表示,并沒有讓小趙道歉也沒有扣她工資。
然而,最終的結果是,一個女收銀員,她死了,自殺。
一個二十幾歲的女孩,桃李年華,是什么讓她選擇輕生,香消玉殞在最好的年紀里?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顧客永遠是上帝。
這句話沒有錯,說的是我們要從顧客角度出發,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直到現在,許多行業里依舊將這句話作為企業口號。
但也有不少人將這句話曲解,偏激的認為,上帝永遠是對的,而你作為一個從業人員,永遠不能說上帝是不對的,更不能發生爭執,小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小趙正是意識到自己被視若草芥,自尊被踐踏在腳下的時候,她才選擇這種極端的方式,留給自己不幸人生最后的一點點尊嚴。
“顧客永遠是上帝”,錯誤的永遠都是我們自己,這是一種畸形心理。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總裁凱勒有一句話,如果認為“顧客永遠是對的”,那是企業主對員工最嚴重的背叛。
人與人構成服務供給關系,我提供服務產品,顧客提供金錢,本來就是平等的交易。人與人生而平等,只是角色不同,不應以一個角色來區別人的高低貴賤,而從業人員對你的禮貌和奉為上賓是他職業的要求;
但是,對別人工作的基本尊重是你的教養。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人來人往的窗口兜售車票。還在培訓的時候,當時的領導就給我們灌輸:乘客說的永遠都是對的,你們這些新人都年輕氣盛,凡事不要急躁,要學會忍耐。有的待了很長時間的前輩說,任何行業都一樣,顧客永遠是對的,你們年輕人就是看重自尊心。
后來有一天,售票的機器出了故障。我和另一個同事只能一個人在一旁做引導,另一個人手動販賣車票。
人工販票自然比不過機器,前來買票的乘客已經排起了長龍。當時,就有一個乘客等急了。開始抱怨聲不斷,我那個同事前去和他說明原因:很抱歉,機器現在還在修理,只能手動賣,請他耐心等一會兒。
結果那個乘客更是變本加厲地喊的更大聲了,還啪啪的使勁拍桌子,將買票用的零錢往窗口里往里扔進來,毫無道理可講,現場的其他人開始騷動,場面一發不可收拾。
事情的結果讓我吃驚,我那個同事因為這件事情而被不少顧客投訴,最后迫不得已,自己選擇了辭職。
不久之后,我也離開了。
我為什么堅持要走,我真正害怕的是,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這樣的乘客,發生了這樣的事或者比這種更糟糕的事情。
人們只會起哄,只會傾向消費者,只會責怪我沒有服務好上帝。
別人的不理解都是可以理解,畢竟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完全對另外一個人的經歷感同身受,所有描述都會顯得蒼白,針只有扎在自己身上才能深切地感受到痛感。
當時的我和同事,都是處于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因為顧客永遠不會錯,所以公司不可能會成為你的后盾,顧客的咄咄逼人也只都只能是唯唯諾諾地去應對。我們就只能處于這種前后夾擊的狀態。
我想,真正讓小趙崩潰的,除了身體和言語上的暴力,還有一種社會對待從業者與消費者之間公平的失衡,一種可悲的失衡感。
服務與被服務本來就應該是一種供給與接受的關系,并沒有什么高低之分,但卻總有人固執的在心里把這種本來應該處于同一平面的東西生硬地分了不同的臺階,以尋求內心的優越感。
孔子有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喜歡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尊重從來都是相互的,本身就不關乎身份。
當你去買東西,店員對你微微一笑,那是人家的職業素養,你可以禮貌的回應,不要把一切都當成是理所當然。更不要把大聲呵斥當成是強勢,只會暴露心底的虛無和教養的缺失。
尊重向來都是相互的,本身就不關乎身份。生活本身就是一張大網,你拋出去的東西總會一天會原原本本的反彈給你。
我只希望你們會被溫柔相待。
-?End感謝您的閱讀-
【文中標識處有解析,下拉有驚喜】
讀故事,聽情懷
別忘
學點心理學
今日金句:尊重向來都是相互的,本身就不關乎身份。生活本身就是一張大網,你拋出去的東西總會一天會原原本本的反彈給你。
尊重(respect)
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中的第四層次中提到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
尊重的需要可以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即自我價值感,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都能夠應對,對自己的綜合價值的肯定。
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
其實,尊重并沒有層次的,人在每個時刻都需要內尊重,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夠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的價值。
-編輯丨紅貓、樺璃、LLL、涵叔-
-會贏君、Olivia-
本文由互撩原創出品轉載請授權